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是

A. 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

B. 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C.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D. 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这一主张的实行,主要打击了

A. 贵族               B. 商人

C. 新兴地主           D. 农民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梭伦做出的贡献不包括

A、废除奴隶制                 B、实行财产等级制

C、创立四百人会议             D、组建陪审法庭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

A. 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

B. 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

C. 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地位

D. 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孝文帝改革时期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许多鲜卑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该材料不能体现的观点是  

A.北魏政权统一了中原地区     B.当时洛阳商业繁荣

C.鲜卑贵族学习汉人经商       D.迁都洛阳促进商业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

B. 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C.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D. 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得人才者,得天下。商鞅在秦国变法,着重选拔、储备的人才是

A.能征善战的兵将,从行伍中选拔

B.经济发展的能人,能提高耕织技术水平的技术人才

C.熟读儒家经典,有经邦济世管理国家的人才

D.文学之士,能舞文弄墨,制造变法舆论的文士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A.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B.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C.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南朝谢灵运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糜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针对以上情况,北魏孝文帝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推行均田制     B、设立三长制      C、推行新的租调制       D、汉化政策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   )

A. 奖励军功    B. 奖励耕织

C. 焚烧诗书    D. 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的出现明显违背三省制之本意,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

出现

A. .迎合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B. 提升中书省的法定地位

C. 相权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D.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

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 宗法制度再度复兴    B. 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

C. 士族享有政治特权    D.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下列最能体现该主张的史实是

A. 世家大族任朝廷要职

B. 由中央掌控地方的赋税

C.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D. 抽调各地精兵充实禁军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

A. 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 行省是临时性机构

C. 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 行省与郡县无异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

A. 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 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D.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后,     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这反映出

A. 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    B. 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

C. 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    D. 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

A. 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 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 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 从宋朝开始官僚政治衰落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C. 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D. 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材料中所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

B. 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

C. 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

D. “大一统”的集权统治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 美德即知识

B. 拯救人类心灵

C. 认识你自己

D. 追求生命价值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

A. 以“人性”反对“神性”    B. 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

C. 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D. 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抗议”是指

A. 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B. 抗议国王的权威

C. 抗议《圣经》的权威    D. 抗议贵族的权威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 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两则材料中的两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3)材料二与材料一的改革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4)两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国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位作者评述历史问题的角度。并归纳两人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异同。

材料三1844年出版的詹姆士·利奇所写的《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实》,记载了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其中有这样几条。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第十六条: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二先令六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2)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①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提高有巨大作用;②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③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④结合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欧卷》、闻一《俄罗斯通史》等

(3)对材料四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四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理由。(。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材料五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这就形成了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

——人民版《历史·必修Ⅱ)

材料六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己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做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4)与材料五相比,材料六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哪些发展趋势?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商、官(指官吏)三者,国之常官(这里指职业)。……金(黄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劝,活跃的意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境内(指国内),粟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商君书·去强》

材料二“盖制(制,管束的意思)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货不通。”

——《王文公文集》(注:王文公即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先进文明方面,日本明治维新与孝文帝改革相比有何主要不同?试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加以说明。

材料四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四,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材料五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4)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