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 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维护了宗法制度

C. 导致分封制崩溃    D. 促使礼崩乐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有利于家族凝聚力的加强

D. 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殷商的后代重建宋国

B. 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

C. 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

D. 周朝时代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破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  )

A. 分封宗法制退出历史舞台    B. 摈弃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C. 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沿用    D. 门阀士族遭到严重打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战国时庶民要求参政的呼声很高,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擢拔为执政大臣。商鞅本是魏相国公叔痤的家臣,入秦后说动了秦孝公,当上了秦的大良造(相国)。这反映了当时

A. 社会转型加速    B. 贵族政治没落    C. 改革变法兴起    D. 诸侯争霸激烈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段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的第一次转型是指(    )

A.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汉代以秩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郡守唐代以八品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察六部县令从七品六部尚书正三品);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仅为七品。以上材料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的日趋完善

B.古代监察有以小驭大的特征

C.古代监察体系日趋制度化

D.古代监察制度促进了吏治的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发布政令“分置二十四都督府”,最后以权重难制为理由取消上述改革,设置十道按察使,后罢;开元二年(714年)复置十道按察使,至四年又罢,八年复置,十年又罢。这主要说明唐朝(  )

A. 最高统治者忽视对地方的行政治理    B. 地方行政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C. 通过分化事权削弱地方权力    D. 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矛盾心理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史载: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  )

A. 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B. 明朝政治初露民主迹象

C. 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    D. 明朝内阁大臣掌握了决策权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

A. 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 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 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 从宋朝开始官僚政治衰落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 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 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 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7.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8.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9.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10.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11.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 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B. 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 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 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这说明:(   )

A. 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    B. 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

C. 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D. 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张居正卓有成效的改革,扭转了明王朝持续走下坡路的颓靡政局,营造了明朝历史上最后一段辉煌。对于他死后遭到彻底否定,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江陵(指张居正)宰相之杰也,故有身死之辱。”这句话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 李贽充分肯定张居正的贡献    B. 其悲剧根源是君主专制制度

C. 张居正改革触动权贵的利益    D. 张居正贪恋权位遭同僚忌恨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 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    )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

A. 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 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C. 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D. 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保障社会稳定、政治统一的重要因素。史学界普遍认为,“宋承唐制”是宋代制度的主要特点。唐宋时期为维护统一局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的共同点是(    )

A. 在边疆设立军镇    B. 分化事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C. 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认为:(   )

①应对科举制考试内容进行改革         ②应强化儒家思想的地位

③科举制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④科举制导致天下危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马明同学结合一些历史电视剧,谈了一下自己对电视剧中的人物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被称为丞相说明当时丞相制度已经形成

B. 《隋唐英雄传》中李世民被称为秦王说明分封制很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

C. 《张居正》的张居中正做为内阁首辅大臣,其政治地位与和英国内阁首相大同小异

D. 《宰相刘罗锅》中的清朝政府官员刘庸,其官位无法和秦朝时的丞相李斯相提并论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 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 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 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 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 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上述叙述体现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公民大会由选举产生,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选举产生五百人议事会,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五百人议事会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 精英政治已经受到雅典民众的强烈抵制

B. 雅典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孑盾的日益激化

C. 直接民主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甩

D. 雅典民主充分体现了公民的参政权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 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 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 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 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示意图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

A. 民主政治完善

B. 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C. 民主范围有限

D. 人民主权观念形成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且较早的接受了平等互利的思想,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这

A. 独特的地理环境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

B. 城邦珍视独立自主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

C. 商业上自由平等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

D. 希腊公民素质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题文)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A. 政治体制的产物

B. 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 频繁改革的结果

D. 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A. 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 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中西文化基础

C. 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 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古希腊法律规定:禁止女人在旅行时带三件以上的裙子;禁止刮胡须或强迫刮胡须;惩罚不婚,惩罚晚婚;命令人们工作,禁止怠惰。这反映了(  )

A. 希腊民众其实是不太自由的    B. 希腊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充分

C. 希腊的民主与自由背道而驰    D. 希脂法律严重干扰民众生活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一般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一定的民主和法律平等观念

B. 原告和被告必须辩护是审判程序的必要条件

C. 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范

D. 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下列三幅关于雅典的图片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

A. 公民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

B. 当时的雅典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社会和夫权社会

C. 雅典民主不是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的民主

D. 公民大会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政治机构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古希腊集市广场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

A. 宗教神话的传播    B. 人文精神的觉醒

C. 崇尚运动的风尚    D. 公民政治的实行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伯利克里时期选民在城邦总人口中的比重

材料二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1)雅典是近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地,但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述。

(2)有人认为,材料二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3)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结果的差异

(5)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简要分析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元朝至元五年(1268年),制定了《定台纲三十六条》,随后,《行台(行御史台)体察条例》等法规陆续出台并录入《元典幸》。这些法规改变了历朝奉行的“以卑察尊”传统,

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元在中央设御史台,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对御史台负责,《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 《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懋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奸邪”的权力, 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廉访司负责监察行省以下路、府、州、 县。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 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

——摘编自李晓春《从制度改革看元代监察体制的历史贡献》

(1)    根据材料,概括元代监察体制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代监察体制改革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