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 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C 【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符合材料“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明朝设置内阁,符合“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故C正确;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都属于正式行政体制,故A错误;汉武帝“中外朝制度”并不符合“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故B错误;明朝设置内阁,也不符合“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居正卓有成效的改革,扭转了明王朝持续走下坡路的颓靡政局,营造了明朝历史上最后一段辉煌。对于他死后遭到彻底否定,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江陵(指张居正)宰相之杰也,故有身死之辱。”这句话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 李贽充分肯定张居正的贡献    B. 其悲剧根源是君主专制制度

C. 张居正改革触动权贵的利益    D. 张居正贪恋权位遭同僚忌恨

 

查看答案

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这说明:(   )

A. 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    B. 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

C. 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D. 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7.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8.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9.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10.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11.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 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B. 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 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 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查看答案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 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 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 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