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苏俄国内革命战争基本结束后,苏俄并没有立即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观原因是

A. 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

B. 严重的经济困难

C. 余粮收集制减轻了经济困难

D. 苏俄一些领导人曾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大国崛起》认为:“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据此判定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分别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C. 新经济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A. 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 法西斯势力上升,威胁世界和平

C. 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D. 造成工人失业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

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 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 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①注重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②运用立法手段实现共同富裕

③着力增加就业以扩大社会购买力

④缩小贫富差距以缓和社会矛盾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下图)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A. 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 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C. 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29年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贫富差距过大

B.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C. 社会制度的基本矛盾

D. 德国、日本等国的市场竞争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西方主要大国调整经济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发展形成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主要是为了

A. 缓解“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

B.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C. 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 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的目的是

A. 减少产品,刺激消费

B. 维持利润,稳定商品价格

C. 扩大再生产

D. 销毁过期商品,减少库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31年,假如你从中国广州出发,前往美国、英国、苏联,沿途看到的景象不会有

A. 中国:战乱频繁,逃亡的流民很多

B. 美国:工业生产高涨,股市一片欣欣向荣

C. 英国: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D. 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29~1933年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 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 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D. 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根据表格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 赫鲁晓夫的改革效果较为明显

B.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成效不大

C. 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不断滑坡,生活水平下降

D. 经济停滞不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伯恩斯在《罗斯福:狮子与狐狸》中这样描述:“渐渐地,国家的信用机构变得奄奄一息了。危机四处弥漫,但那是一种怪异的令人麻木的危机……它比一支入侵的军队还要可怕:它无处不在,却又无影无踪,因为它位于人们心中。它,就是恐惧。”这段材料主要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

A. 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    B. 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

C. 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和摩擦加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苏联国旗降下已经17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A. 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 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 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 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A. 生产相对严重过剩

B. 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 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 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

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A. 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    B. 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C. 引起了政治危机    D. 促进政府调整政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A. 缓解社会矛盾

B. 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

C. 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来临

D.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26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面对着多方面的困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技术落后,资金缺乏

②外部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威胁

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④新经济政策阻碍着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国内战争结束后,针对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苏维埃政府是怎样解决的

A. 依靠政权力量强制征收

B. 放宽出租土地和劳动力的条件

C. 引导农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D.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题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积极健康的农业政策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状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之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1922年5月2日,全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再次颁布法令,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在三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政府得与农民签认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居宰牲育。在(美)《农业调整法》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三(美国国会)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产量至少较上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英亩的施肥费用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商定传了该生产者以数量不超过其前一收获年度所减产量的棉花。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苏俄调整农业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

(2)据材料二、三,概括岁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分析其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美苏(俄)实施农业政策的不同特点。从小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