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联国旗降下已经17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

苏联国旗降下已经17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A. 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 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 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 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A 【解析】中苏改革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故A正确;苏联没有在经济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故B错误;才不适合苏联;苏联没有适应国情,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伯恩斯在《罗斯福:狮子与狐狸》中这样描述:“渐渐地,国家的信用机构变得奄奄一息了。危机四处弥漫,但那是一种怪异的令人麻木的危机……它比一支入侵的军队还要可怕:它无处不在,却又无影无踪,因为它位于人们心中。它,就是恐惧。”这段材料主要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

A. 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    B. 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

C. 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和摩擦加剧

 

查看答案

根据表格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 赫鲁晓夫的改革效果较为明显

B.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成效不大

C. 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不断滑坡,生活水平下降

D. 经济停滞不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 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 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D. 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

 

查看答案

1931年,假如你从中国广州出发,前往美国、英国、苏联,沿途看到的景象不会有

A. 中国:战乱频繁,逃亡的流民很多

B. 美国:工业生产高涨,股市一片欣欣向荣

C. 英国: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D. 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的目的是

A. 减少产品,刺激消费

B. 维持利润,稳定商品价格

C. 扩大再生产

D. 销毁过期商品,减少库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