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周口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null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蒋延黻曾说:“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这观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1840年前后中国从闭关锁国走向主动开放

B. 1840年前后中国从盲目排外走向崇洋媚外

C. 1840年前后中国很快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D. 1840年前后中国从“海禁”、夜郎自大走向被动挨打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近代某条约内容摘选:“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从事于非专为所在国国民所保望之各种职业,为居住、商务、制造、机构、职业、科学、教育、宗教、慈善及丧葬之目的,而取得、保有、建造或租赁及占有适当之房屋,并租赁适当之土地……”,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

A. 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    B. 确立了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C. 缓解了土地兼并和政府财政危机    D. 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选拔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了历代宦官干政最烈的王朝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 明朝皇帝懦弱    B. 明朝推行特务统治

C. 封建专制制度    D. 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侯会在其博客上表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范进中举》其实算得上是喜剧,其实科举制度比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价值更大。其依据不包括

A. 科举制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

B. 科举制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C. 科举制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考试制度

D. 科举制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官员选拔制度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7年4月1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

A. 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 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C. 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

D. 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某学者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你认为

A. 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

B. 该学者的观点以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C. 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D. 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到:“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父系家长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皇帝制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入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 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B.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C. 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D. 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抗战爆发后,象征着民族国家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被引入根据地。1946年元旦,延安各界欢庆新年,全城屋顶飘扬着国旗。之后的“二七”纪念日、元宵节,不论是中共控制牢靠的巩固区还是新解放的地区,悬挂国旗俨然是根据地节日庆祝必不可少的元素。这说明

A. 抗战结束后,共产党仍服从国民党统治

B. 抗战结束后,共产党努力维护国共合作

C. 共产党希望和国民党建立一个联合政府

D. 共产党被国民党的假和平的假象所迷惑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张自忠将军在一次会战中向总指挥李宗仁汇报时,讲到自己率领的第59军在两次山东临沂战役中伤亡惨重,但也成功地粉碎了日军在该地会师的计划。该会战最有可能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枣宜会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英国在《南京条约》里提出了“协定关税”,日本在《马关条约》里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危害不包括

A. 便于欧洲列强经济侵略

B. 标志世界市场形成

C. 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 破坏中国国家主权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某近代历史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同时,在经济领域中同样实现了‘突变’,奠定了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框架,并使之初步成型。”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推动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方式的变革

C. 促进了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D. 使人们思想解放,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专制历史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其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反映了该约法

①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②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实行总统制

④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主要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新华社在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B. 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C.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D. 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三、null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有学者评论太平天国运动时说道:“太平天国的失败并不是社会革命的结束,而是新的社会革命的开始。”该学者意在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A. 是推动中国开启近代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B. 激发了先进中国人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积极性

C. 使清政府意识到封建制度的落后性

D. 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创造环境和思想基础

 

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其吸引力的是

A. 平均分配土地

B. 发展工商业

C. 建立民主政治

D. 兴办学校教育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制

D.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材料赞颂的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五、null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

A. 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B. 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

C. 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D. 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

 

六、单选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59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 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B.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D.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了一场重大的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蒋介石专门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你认为此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美国、英国分别于1943年11月同中国签订条约,放弃领事裁判权和其他在华特权。反映了

A. 美国、英国联合蒋介石共同欺骗中国人民

B. 给予了中国与英、美友邦的平等地位

C. 美国、英国奖励蒋介石取得抗日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D. 美国、英国扶助蒋介石,镇压中国共产党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8433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总额是四百五十五万英磅,这五大车的白银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批“古怪银币”最有可能来自于

A. 《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B. 《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 《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 《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有违史实的有

①《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李鸿章说出了“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七、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摘要: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以下身体、保有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之自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原则。并简要评价《临时约法》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简称1954年宪法)内容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54年宪法的性质和特点。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简称1982年宪法)内容摘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与1954年宪法相比,1982年宪法在内容上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由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宪法的制订、修正的认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政治史方面,唐宋转型却带来了与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根本不同的变化,这种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是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和文化变化为代表的。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了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其结果就是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以不断增长的独裁为标志。宋代标志着独裁的增长,这在内藤对唐宋转型的阐释中是核心内容,因为它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事实上没有实现现代化。……与此同时,独裁应该受到谴责的观念为解决中国的落后问题提供了一个办法:人们首先关心的是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而让别的国家来指导中国也是必要的。……事实上中国早在我们之前就实现了我们当代西方人所重视的东西。

——(美)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

材料二与西方和亚洲一些国家相比,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和曲折的。这不是中国人的错,西方列强为主角的竞争和战争把中国卷入了世界,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和压迫,形成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并激化了中国的阶级和社会的矛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转型在政治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表现。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和曲折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