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专制历史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专制历史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其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并没有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而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专制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可知,作者是在强调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历史功绩。故B项正确。C、D项都是辛亥革命的结果,但是和材料中的关键词“专制历史”不符。故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近代历史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同时,在经济领域中同样实现了‘突变’,奠定了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框架,并使之初步成型。”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推动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方式的变革

C. 促进了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D. 使人们思想解放,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英国在《南京条约》里提出了“协定关税”,日本在《马关条约》里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危害不包括

A. 便于欧洲列强经济侵略

B. 标志世界市场形成

C. 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 破坏中国国家主权

 

查看答案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张自忠将军在一次会战中向总指挥李宗仁汇报时,讲到自己率领的第59军在两次山东临沂战役中伤亡惨重,但也成功地粉碎了日军在该地会师的计划。该会战最有可能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枣宜会战

 

查看答案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