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主要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关键信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4月18日,二十年反革命统治被消灭的开始,即1947年以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1945年,排除A项;解放南京是在1949年,排除B项;三大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1月,排除D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6月,本题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反映了该约法

①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②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实行总统制

④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专制历史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其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查看答案

某近代历史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同时,在经济领域中同样实现了‘突变’,奠定了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框架,并使之初步成型。”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推动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方式的变革

C. 促进了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D. 使人们思想解放,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英国在《南京条约》里提出了“协定关税”,日本在《马关条约》里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危害不包括

A. 便于欧洲列强经济侵略

B. 标志世界市场形成

C. 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 破坏中国国家主权

 

查看答案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