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广东惠来县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为人民解放战争某一时期的形势示意图。“蒋介石打出一套沉重的组合拳,一拳打向山东,一拳打向陕北。但他却露出了自己的胸部,毛泽东抓住时机给他的胸部连捅了三刀。”与此材料表述相吻合的是(  

A.中国全面内战爆发    B.敌我力量发生剧变

C.战略决战时机成熟    D.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坊市制继续实行                       D.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 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这反映出(    

A.明清商帮势力强大  

B.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C.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

D.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182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其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当时(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出现上下相背倾向;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500年以后,物价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鸦片战争时)英中两国的力量差距比西班牙征服者和阿兹特克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一支,其文明在16世纪初被西班牙人毁灭)之间的力量差距还要大得多。”形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   

A.工业革命使英国国力发生质的飞跃

B.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国力衰退

C.西班牙只凭武力掠夺

D.阿兹特克人文明水平高于中国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殖民活动的进步意义;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英格兰西北部和苏格兰属于英国落后的边缘地区。工业革命后,英国西北部一派生机勃勃,工业化、城市化大发展。紧随其后,贫穷、落后的苏格兰也开始了工业化。由此, 英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偏移。这说明工业革命(  

A.推动产业结构变化

B.改变英国经济布局

C.推动英国经济均衡发展

D.推动英国整体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更有人指出,“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A.英国成为日不落的大帝国    B.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每吨钢的成本为50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垄断经营是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5世纪前半期,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震惊世界的大航海伟业。然而令人叹息的是,明宣宗的一纸命令竟然令其戛然而止,而其后的西欧各国却争相开辟新航路,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在1433年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皇帝的确能发布一道道对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西北欧的商人也与中国的商人完全不同……(他们的)这种权力和声望保证了任何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法令是不可能实施的……欧洲对外国产品有真实的需要和强烈的需求,而中国完全不是如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第21章

材料二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辈悉健有力,不肯缚手困穷,于是所在连接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综于外者,既触纲不敢归,又连接外夷,乡导以入。

——(明)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

材料三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西方。

——(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

材料四 明政府于1568年部分开放了海禁。1599年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正式开放了海禁,但随着明王朝的灭亡便戛然而止了。清初厉行海禁,统一台湾后,康熙帝一度弛禁,设立四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但20年后,又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帝开始,只许广州一地通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商人的低下地位是什么政策导致的?中国为什么对外国产品没有强烈的需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的海禁政策带来的严重后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瓷器外销黄金时期的特点。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瓷器外销繁荣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

 

材料二:

材料三: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材料四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 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 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经济形态?“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指的是这一经济形态的哪一特点?除此之外,这一经济形态还有哪些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中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2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4)根据材料四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卡特尔。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材料三: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个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 

(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