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

 

材料二:

材料三: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材料四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 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 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经济形态?“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指的是这一经济形态的哪一特点?除此之外,这一经济形态还有哪些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中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2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4)根据材料四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1)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精耕细作其他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种植业为主,家庭畜牧业为辅;规模小。(2分,答对两点即可) (2)变化: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和晓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6分任答三点) (3)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6分任答三点) (4)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的作用。(任答2点,共计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结合思想小农经济的特点相关知识即可回答“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指的是精耕细作,至于其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种植业为主,家庭畜牧业为辅;规模小。 (2)据材料二中图1、图2可知,这分别是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的变化是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和晓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3)据材料三“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 “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烟火万家”即可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据材料四“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 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即可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城市;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世纪前半期,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震惊世界的大航海伟业。然而令人叹息的是,明宣宗的一纸命令竟然令其戛然而止,而其后的西欧各国却争相开辟新航路,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在1433年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皇帝的确能发布一道道对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西北欧的商人也与中国的商人完全不同……(他们的)这种权力和声望保证了任何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法令是不可能实施的……欧洲对外国产品有真实的需要和强烈的需求,而中国完全不是如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第21章

材料二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辈悉健有力,不肯缚手困穷,于是所在连接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综于外者,既触纲不敢归,又连接外夷,乡导以入。

——(明)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

材料三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西方。

——(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

材料四 明政府于1568年部分开放了海禁。1599年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正式开放了海禁,但随着明王朝的灭亡便戛然而止了。清初厉行海禁,统一台湾后,康熙帝一度弛禁,设立四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但20年后,又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帝开始,只许广州一地通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商人的低下地位是什么政策导致的?中国为什么对外国产品没有强烈的需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的海禁政策带来的严重后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瓷器外销黄金时期的特点。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瓷器外销繁荣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每吨钢的成本为50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垄断经营是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查看答案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更有人指出,“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A.英国成为日不落的大帝国    B.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

 

查看答案

英格兰西北部和苏格兰属于英国落后的边缘地区。工业革命后,英国西北部一派生机勃勃,工业化、城市化大发展。紧随其后,贫穷、落后的苏格兰也开始了工业化。由此, 英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偏移。这说明工业革命(  

A.推动产业结构变化

B.改变英国经济布局

C.推动英国经济均衡发展

D.推动英国整体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