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 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C.礼乐与法制并举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之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宋朝程朱理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2011年3月温总理在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国之命在人心制度和体制改革的立足点应在于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下列思想与温总理认识有相似性的是             

A.儒家的“仁政”“德治”  B.墨家的“兼爱”“尚贤”

C.儒家的“礼治”  D.法家的“法治”“变革”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    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兰州日报》:甘肃省武成市聘18名少先队员当公务员考试的“监考官”,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者。网民赋诗云:“不坏规矩不违法,大人要学诚实娃,公德亦是良心事,公仆岂可乱践踏。”下列哪一运动的主流思想与中国当前提倡的公仆公德意识最吻合

满分5 manfen5.com

你作弊啦,成绩按0分处理

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宗教改革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最能反映

满分5 manfen5.com

A.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B.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议

C.数字化模拟技术和通讯手段的大飞跃

D.环保和节能意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黄慎是清代著名画家,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下图为其作品《清波钓徙图》。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漂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从这一评价来看,黄慎的绘画属于

满分5 manfen5.com

A.山水画  B.风俗画  C.宗教画  D.写意画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欧阳询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从唐代的传奇和宋代的话本再到明清时期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C.反映了古代文化的普及    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人“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这部分人“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是

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维护传统思想及制度的需要

C.对西方传统的难以接受     D.中西文化传统的迥异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鲁迅先生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从二十世纪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主要是因为

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C.辛亥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价值的重建”指的是

①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    ②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

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    ④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有人提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十万豪商,胜有百万劲卒”。这一思想主张当属于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月,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五四时期流行“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这里的“公理”是指

A.宋明理学“天理” B.平等、自由 

C.进化论和个人权利   D.自然科学定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工业文明的崛起,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何应对这“千年不遇之变局”,成为近代中国面临的最严峻课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道光十八年……棉布计银万有二千四百万两……一年运出之货价银二万一千六百四十万有余两。……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又造满分5 manfen5.com辘路,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虞船货之存失不定,则有约人担保之,如担保一船二万银,则预出银八百元;船不幸沉沦,则保人给偿船主银二万两。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西学必先由中学,亦犹是矣。外国各学堂,每日必诵耶稣经,示宗教也;小学堂先习拉丁文,示存古也………学堂之书,多陈述本国先君之德政,其公私乐章,多赞扬本国之强盛,示爱国也。如中士而不通中学,此犹不知其姓之人、无辔之骑、无舵之舟,其西学愈深,其疾视中国亦愈甚,虽有博物多能之士,国家亦安得而用之哉?

——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

材料三 万邦并立,动辄相关,无论其国若何富强,亦不能漠视外情,自为风气。各国之制度文物,形式虽不必尽同,但不思驱其国于危亡者,其遵循共同原则之精神,渐趋一致,潮流所及,莫之能违。于此而执特别历史国情之说,以冀抗此潮流,是犹有锁国之精神,而无世界之智识。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1)归纳材料一的重要历史信息。(6分)作者介绍这些信息的主要意图是什么?(2)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概括其主要论据。(4)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学者林贤治说:“真正的思想者,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异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镇压或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奥]斯蒡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材料三 鲁迅指出:“现在有一群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讲鬼话,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人的对头。”

——邱若宏《论五四时期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启蒙》

请回答:

(1)李贽和路德这两位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依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他们的“异端”思想和矛头指向。(6分)

(2)为什么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影响不大?(2分)

(3)材料三中“讲鬼话的人”指哪些人?“讲鬼话人的对头”指哪一派别?(2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异端思想的认识。(2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2分)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2分)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分),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4分)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2分)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