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五四时期流行“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

五四时期流行“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这里的“公理”是指

A.宋明理学“天理” B.平等、自由 

C.进化论和个人权利   D.自然科学定律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公理战胜强权”、 “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其实就是西方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所一直提倡的平等、自由的思想,这是当时的中国人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以此来反抗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平等、自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查看答案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月,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有人提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十万豪商,胜有百万劲卒”。这一思想主张当属于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