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山东济宁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的含义是(   )

A.封建制度       B.分封诸侯国  

C.王位世袭制    D.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完善。其完善表现在:(   )

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 废除了宰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D. 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   )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

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

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果要研究明代设立内阁制的情况,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  )

《东京梦华录》    《明史•职官志》 

《明史•太祖本纪》 《明成祖实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军机处会对皇权造成危害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

A.通判B.御史大夫

C.刺史D.监察御史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

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

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

巩固封建统治    培养社会责任感  

维护社会稳定    禁绝个人欲望

A.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西方的各种节日近年来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影响颇大,例如“圣诞节”在中国各大城市成为狂欢节,商家抓住时机促销,也成为购物节。对这种现象到底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直接冲击,还是异化,专家众说不一。因此有必要对西方文化历史有基本的了解。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圣诞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救世主耶稣基督的复活

B.如今以色列犹太人和西欧人宗教信仰是一致的

C.圣诞文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D.圣诞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圣诞老人给世人带来平安和好运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杜绝了斯图亚特王朝占有英国王位的野心,也排除了天主教徒继承英国王位的可能性。此时的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B.国王的行政权得到扩大

C.首相已经能够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   D.王位世袭制已废除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联邦政府的组成                   B.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制衡

C.联邦法律至上                     D.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资政新篇》载:“倘邦中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吾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洪仁玕这句话是鉴于(    )

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           B.不发展资本主义的教训

C.天京变乱的教训                   D.不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教训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学者王铁群说:“……至1913年底仅政治类的党团就达312个。人们熟知的毛泽东等在长沙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周恩来等在天津发起组织的觉悟社,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材料表明当时(    )

A.国民享有一定的结社自由           B.政党政治规范有序

C.马克思主义已经广泛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义和团运动中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顺口溜,如“七天不梳头,砍下洋人头;七天不洗脸,能把洋人赶;七天不裹脚,天下洋人杀尽了”。这些顺口溜反映了义和团(    )

A.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B.以农民为运动主力

C.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              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应是(   )

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民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 

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维护贵族的利益    

C.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上引言论应该是(   )

A.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重要依据       B.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

C.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D.西周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的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B.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

A.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B.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世纪后半期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看看中国人是怎样慢慢地试图在军事领域,其次在经济领域,最后在政治领域仿效西方模式的。”其中首先“仿效”“军事领域”的表现是(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       

C.编练新军        D.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20世纪初的立宪派,是当时中国政治风云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其历史作用表述准确的是(    )

①主张暴力革命,废除君主专制政体   ②追求政治民主,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③颁布宪法大纲,规定臣民自由权利   ④策动多省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泰西诸大国,自俄罗斯而外,无不有议院。……议院者,所以通君民之情者也。凡议政事,以协民心为本。大约下议院之权,与上议院相维制,上下议院之权与君权、相权相维制。”这个观点的倡导者应是(    )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C.甲午战争前后资产阶级维新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指出:“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促使中国实现“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三罢”斗争出现                  D.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种制度。(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变化的趋势。(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总结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6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4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2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

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

(1)“秦国”和英国“在治国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请用史实加以说明。(6分)

材料二  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

(2)“秦国”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它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世界文明史》

(3)英国创立的“全新的政体” 是如何不断发展完善的?(3分)有什么重大影响?(3分)

(4)“秦国”和英国的治国方针代表了东西方不同时期的政治文明。指出他们的根本不同点。(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