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

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

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言论,所以选择的应该是与这个含义相同的选项。A项是赞扬丞相制度的,所以排除。D项表明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使明朝政治腐败,与材料要求不符合,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除丞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

A.通判B.御史大夫

C.刺史D.监察御史

 

查看答案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军机处会对皇权造成危害

 

查看答案

如果要研究明代设立内阁制的情况,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  )

《东京梦华录》    《明史•职官志》 

《明史•太祖本纪》 《明成祖实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

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

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

 

查看答案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