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2011学年江西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元朝“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物质基础        B.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C.借鉴了历史上地方行政划界的划分方法  D.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南向控制”的治国理念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

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已的主张而争鸣

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

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于鬻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   (  )

①为了安全和方便,乘船进行长途贩运 

②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

③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

④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国现代化史》中说:“虽然尚未认识到作为资本主义精神背景的西方基督教义的转换对现代化的巨大支配作用,但确实已经感受到西方奔涌而来的利甲锐兵表象之中,跃动着一种奔腾不息的宗教理性力量,这种宗教理性力量是新生代知识分子群体对抗政治王权的精神土壤。……其本意……成为中国的马丁·路德。在传统意义的宗教价值符号内,完成政治结构的转型。”书中所指的“中国的马丁·路德”是指    (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梁启超        D.康有为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的形势,《苦笑录》描述说:“那真是一个谜了,不过那谜也露了一些曙光,廿六年三月间,(国民党)中央召集一个全体会议,通过一个‘根绝赤祸案’,虽然该案开始批评共产党一顿,但……确是容许共产党活动的”。下列对文中“露了一些曙光”正确理解的是 (    )

A.联共抗日的曙光               B.承认共产党合法活动

C.国共和平共处的曙光           D.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在美国,“当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制度不满时,我们可以搬到别的州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脚投票的权利”。所以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它也是一种“自由的保障”。上述材料提到的制度是     (   )

A .联邦制       B .共和制       C .分权制       D .邦联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西方社会史》中说:“19世纪晚期,整个欧洲有一次‘残酷体育’的大衰落,例如斗牛和斗鸡,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体育的比赛,其中赛跑和足球是最受欢迎的”。这段描述说明                                                             

A.现代奥运会是19世纪晚期出现的         B.传统体育运动随工业革命而衰落

C.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现代体育兴起        D.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文明的进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观察下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与上述表格内容不符合的信息是(    )

A.二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对手,对抗争霸

B.美苏在高科技领域角逐激烈

C.美苏科技竞争服从服务于政治斗争的需要

D.战后苏联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经济大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表是《纽约时报》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部分新闻的标题,从中反映出(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资本扩张的加速趋势               B.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样化趋势

C.文明的同质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揭露着‘社会宠儿’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的卑劣本质,怒斥着社会的丑恶黑暗;赞美着草原牧场上健美彪悍的生命。”与材料评述的作品属于同一文学流派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安娜卡列尼娜》   D.《等待戈多》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法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写道:“人并未牢记历史;人总是在构造它……他没有把过去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象北冰洋冷藏住百万年之久的猛犸似的。他从现在出发,他总是通过自己来认识和理解过去。”从史学研究方法的角度看,作者认为(   )

A.历史学只有从现在出发才能正确地理解过去  B.文字史因浸透了作者的主观性而不可靠

C.应当从现在与过去的不同视角来考察历史    D.历史学应让史料自己说话,不能构造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37分)文明交往的意义,在内容和形式上不但表现在新陈代谢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由野蛮状态向文明化上升;而且也呈现出由地域、民族性向世界性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异彩纷呈的人类文明史上,有四种文化范围最广,自成体系,光芒四射,它们是希腊罗马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而这四种文化曾在一条路上交融,并被灿烂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丝绸之路。 

——张芝联、刘学荣主编《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二】 中国文化自其发生期,即因环境的多样化而呈现丰富的多元状态。……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可以分为三个文化类型,这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在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上述三个文化类型以中原定居文化为中心,多方面的交流融合,而气势恢宏的中国文化正是在这样一个相冲突又相融合的过程中整合而成的。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有人描述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时写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他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照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是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世界经济史》  

【材料四】  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纵向的现代化已经经历了四百年的历史,而横向现代化所形成的整体世界的出现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去适应它,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在二十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虽然已经形成,但仍然属于自发阶段。人们还没有自觉地认识到它的存在及其重要性,更没有采取顺应整体世界形成的措施。两次世界大战和三十年代大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整体世界发展规律所造成的恶果。                                    

——杨宁一《20世纪的文明演进》

【材料五】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自己的60多年。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存在很大差别。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上,有两种片面的观点:第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以前30年比改革开放30年好。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作者划分文化类型的依据。(4分)并概括古代中华文化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上半期世界市场的基本状况。(6分)概括材料中的事实说明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3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关国家“采取顺应整体世界形成的措施”,并分析其积极作用。(8分)

(4)请选择材料五两种观点中的一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10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史学家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

【材料一】 陈寅恪在《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一文中论述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则天的诏书时说:“此诏之发布在吾国中古史上为一转折点,……以关陇集团外之山东寒族,一旦攫取政权,久居洛阳,转移全国重心于山东,重进士词科之选举,拔取人材,遂破坏南北朝之贵族阶级,运输东南之财赋,以充实国防之力量诸端,皆吾国社会经济史上重大之措施,而开启后数百年以至千年后之世局者也。”

【材料二】武则天当政年代,从中央到地方,蕃人出身的文武官员,其数目之巨,让人不可思议。仅充武职的蕃将一项,就当以千计。……为进一步巩固西北,派兵深入西域地区,收复了龟兹、于阗、疏勒和碎叶等安西四镇,又设北庭都护。 ……武则天圣皇后之侄孙女,下嫁青海吐谷浑第四代国王,……天授初(690年)娄师德在丰州率士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无转饷和籴之费,……边境“诸互市监掌诸蕃交易之事,成为之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启后数百年以至千年后之世局者也”的理解。(6分)

(2)武周革命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有何重大意义?(9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5分)《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人权宣言》

【材料二】英国人阿瑟·扬在亲临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国民议会现场后,有如下评论:“旁听席上的群众被允许以鼓掌和其他表示赞许的声音来干预辩论,这样做太欠雅观,也很危险,因为他们既然可以表示赞许,也就可以表示反对,既然可以鼓掌,也就可以发出嘘声。据说,他们已经这样做了,而这样是会压制辩论,影响议事的。”

——《1787~1789年法国游记》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民主与自由的认识。(6分)

(2) 分析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的民主各自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9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