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10多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里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形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南稻北粟”生产格局。这种格局最早形成于(  )

A. 原始农耕时代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科学家们获得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历史信息是通过(  )

A. 有文字方面的记载 B. 古代民间传说

C. 考古发掘和化石 D. 估计和猜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河南省偃师二里头村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遗址。这里可以考察到(  )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

B. 青铜器文化

C. 黄帝的传说

D. 等级制度的形成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日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  )

A. 农业发展水平 B. 商业相当繁荣

C. 青铜铸造水平 D. 铁器开始出现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下图是江苏省丹徒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该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这一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

A. 印证西周实行过分封制

B. 说明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

C. 印证周王对功臣奖赏十分重视

D. 证实江苏曾是周王统治南方的中心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你认为他应该建在(  )

A. 山东曲阜 B. 北京周口店 C. 四川成都 D. 河南安阳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 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B. 商代文字

C. 字母文字的起源

D.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都江堰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

A. 它是战国时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B. 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C.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D. 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商君书》的《境内第十九》是个士兵奖励细则。《境内第十九》说“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这句话意思是说,“百将、屯长在作战时如果得不到敌人首级,是要杀头的;如果得到敌人三十三颗首级以上,就算满达到了朝廷规定的数目,可以升爵一级。”从这里不难看出,秦国军队成为“虎狼之师”是因为(  )

A. 废除了井田制,打破过去土地上的界限,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 在战争中军功越大,授予的爵位越高,赐给的土地和房子也越多。旧贵族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特权

D. 在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孔子的两个徒弟都各自准备做一件事,但孔子让其中一个再想几天,另个立即去做。这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  )

A. 三思而后行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温故知新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材料所体现的思想(  )

A. 法治 B. 仁爱 C. 仁政 D. 兼爱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体现的学派和人物是(  )

A. 儒家、孔子 B. 儒家、孟子 C. 儒家、荀子 D. 道家、老子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十八大三中全会以来,习李新政的亮点之一是反腐力度的加强,提出“打老虎,也打苍蝇”,加强对官员的监管。在秦朝时,负责“打老虎”,监察百官的是(  )

A. 丞相 B. 刺史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73年,在威海市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下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统一),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统一了六国 

②确立了皇帝称号 

③统一了度量衡 

④开凿了灵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秦朝咸阳的一位商人,从邯郸郡购进一批粮食。结账时,这位商人支付的货币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汉武帝之董生对策”。他所说的“董生”与“对策”是(  )

A. 晁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主父偃、“推恩令”

D. 主父偃、“削藩”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着眼点在于(  )

A. 压制知识分子 B. 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 完善法律体制 D.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的措施是(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统一货币、度量衡

C. 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D. 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  )

A. 丝绸之路 B. 海上丝绸之路

C. 通往西域的道路 D. 通往漠北的道路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四川省青城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在这里诞生了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

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 牧野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巨鹿之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所指出的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稳定 B. 自然条件优越

C. 劳动力充足 D. 技术先进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不能论证“民族交融逐步加强”这一论点的是(  )

A. 胡床、胡凳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引入内地

B. 《北魏帝王出御图》中帝王和大臣都穿汉服

C. 南朝时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D. 汉语逐渐成为北方的主要的通用语言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仁者爱人”。

材料三:“有教无类”“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尊敬师长),谨而信(讲信用),泛爱众(博爱众人),而亲仁(亲近仁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四: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开张。截至到2017年12月10日,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有53国设立140所孔院和136个课堂,欧盟28国、中东欧16国实现全覆盖。

(1)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名称。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请你说说这一思想主张的含义。

(3)材料三体现了孔子哪方面的主张?

(4)你如何评价孔子?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孔子学院为什么能够遍及全球?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写出图片的名称。我们应该学习开辟者的什么精神?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你写出该线路的具体路线,并说说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何意义?

(3)这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观察如图所示的邮票中的人物,回答问题。

(1)请按这四位杰出人物生存年代的先后顺序,进行正确的排列:(只写字母。)

(2)请分别简要概括这四位杰出人物的历史贡献。

(3)从这四位杰出人物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哪些精神?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顺应了历史潮流,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材料二:高祖曰:“……(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咸阳王禧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的“他”和“新法”的名称。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内容,并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做法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