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暑假期间,小明参观了一处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榫卯结构的干栏式建筑,稻米大规模种植,舟船的使用,编织和纺织,陶器的制造与使用”是其主要看点。该遗址可能位于

A. 周口店

B. 半坡村

C. 河姆渡

D. 元谋县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古代中国的一段段历史进程中,迁都诉说着政权更迭的沧桑变化。下列帝王在位时期,曾经迁都的有

①盘庚

②周平王

③汉景帝

④孝文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图上(见下图)绘二牛,一白一黑,牛身细长……二牛所挽犁,犁头部分深深切入土中;扶犁者为一青年男子……右手扶犁,左手扬鞭。”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牛耕现象最早出现于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商朝时期

D. 西周时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春秋末期社会大变动,自然科学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应运而生。如果你想了解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你可以参阅

 

A.

B.

C.

D.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秦始皇“罢侯置守”的着眼点是

A. 强化君权

B. 发展经济

C. 壮大军事力量

D. 对外交往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他们)都要被斩首。”这段话与大泽乡起义的关系是

A. 没有雨就不会爆发农民起义

B. 大雨成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C. 大雨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D. 极其残酷的刑罚导致农民起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发展农业“休养生息”这些内容是哪一皇帝在位时期的措施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汉高祖

D. 光武帝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能触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我们要感谢司马迁和他的《史记》。通过《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

A. 秦始皇统一六国

B. 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C. 祖冲之的历史成就

D. 道教的创立与传播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观察下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 战役名称―官渡之战

B. 作战双方―孙刘抗曹

C. 发生时间―公元前208年

D. 历史影响―三国鼎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某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组图片(见下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是

A.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B. 中国寺院建筑的发展

C. 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D. 中国绘画艺术的成就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发生过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

(1)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

(2)__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________以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1)东汉时期,宦官________改进造纸术,使纸的使用日益普及。

(2)“医圣”张仲景写成《________》一书,为中医治疗学奠定了基础。

(3)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________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三、判断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被称为千古一帝。

(1)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改正:

(2)汉武帝为了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改正:

(3)为了解除匈奴的威胁,汉武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

改正: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虽是同姓宗族,封国与中央亦兵戎相见。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观察图一,西汉初年,发生七国之乱。后来,汉武帝是怎样解决诸侯国与地方豪强威胁中央的问题的?

(2)观察图二,“八王之乱”发生于哪一帝王在位时期?有人说,“(西晋)八王之乱变相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有何相似点?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它们见证了秦朝的改革。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各位有功之臣以及从代郡来的老家族的人,姓中有的是复性,都要改为简单易记的姓)”。

——《资治通鉴》

(1)阅读材料一,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材料中的“教民耕战”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四方古印文体现出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阅读材料三,“魏主”指的是谁?这段材料反映了“魏主”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4)对于以上改革,有人认为“商君遭车裂而亡,秦朝二世而灭,鲜卑族汉化”。所以,这些改革都是失败的。你认同这一观点吗?如果不认同,请你写出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是什么?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热点话题之一,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和谐”典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与自然的和谐)

材料一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余秋雨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工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

(人与社会的和谐)

材料二 

(2)材料二与东汉初年的哪一“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治世局面密切相关?概括这一治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世界范围的和谐)

材料三  古“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在……以后的历次碰撞中相互激发、相互学习,互相从对方的体系中汲取本文化发展需要的养分,相互滋润,使人类在征服与被征服中不断向前发展。在今天开发西部的热潮中,古丝绸之路在传播华夏文明(现代文明)中将焕发生机。

——节选自《360百科》

(3)材料三反映的是促进“世界和谐相处”的丝绸之路。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道路在当时起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构建和谐的关系)

(4)请你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家庭(或校园)提几点建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