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广东省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三)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李煜同学在班上对北京人做了如下介绍,你认为他的介绍内容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古人类

②北京人会制造工具

③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来取暖

④北京人会使用磨制石器

⑤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⑥北京人外表与现代人已经没有差别

A. ①⑤⑥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

A.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B. 统一度量衡

C.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 推行县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 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三国鼎立格局初步形成的说法有误的是

A.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统一黄河中下游,实力一枝独秀

B. 刘备借荆州夺益州,拥天府之国进可攻退可守,实力奇虎相当

C. 孙权据江南,取岭南,鼎足江东,观天下之畔

D. 三诸侯会猎于吴,烧赤壁,定局势,三分天下局面形成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是公元纪年年代尺,郑和七次下西洋应在哪一时段

A. 13世纪

B. 14世纪

C. 15世纪

D. 16世纪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某剧组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拍摄一部历史片,准备了如下素材,你认为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A. 雅克萨之战

B. 戚继光抗倭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平定大小和卓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图片中,最能体现商朝国家昌盛,国力强盛的物品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

A. 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表是一位同学运用多元史观对近代某一思想的评价。据此判断,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兴起的历史事件是

史观

评价内容

全球史观

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体现了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近代化史观

冲击了传统“重农抑商”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文明史观

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承认了中学不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客观上使中国人由传统文明开始走向现代文明。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五四运动

D. 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持他日之用。”这说明

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 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 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把革命的主要力量转移到农村,成功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变,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这条道路开始于

A. 八一南昌起义

B.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长征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将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是记忆的好方法。排列正确的是

①百团大战

②七七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台儿庄大捷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清明节期间,四川广安某班开展了“纪念家乡伟人——邓小平”的主题班会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百团大战总指挥

B. 中共一大主持人

C. 重庆谈判中共代表

D. 千里跃进大别山指挥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表是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判断上表中工业、农林水利、运输交通的比例最有可能的是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运输交通

其他

投资比例(%)

 

 

 

17%

 

 

A. 57%、8%、18%

B. 36%、28%、19%

C. 28%、27%、28%

D. 16%、52%、15%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从下图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B.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下滑可能和“文化大革命”有关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D. “文化大革命”拉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基本法》的此条款体现了

A. 民族区域自治

B. “一国两制”构想

C. “求同存异”方针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楔形文字既有语义符号,又有语音符号。《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A.

B.

C.

D.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 超越了英国的《权利法案》

B. 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 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 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国政府在向美国政府介绍《反分裂国家法》时,将“分裂”一词译为“SECESSION”(在美国这个词特指1861年南方11个州脱离联邦的叛国行为。中国政府这样翻译的用意是

A. 赞扬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决了种族歧视问题

B. 说明反对国家分裂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之举

C. 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独”,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

D. 表明中国和美国的分裂行为完全一样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向“距离”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据时间轴上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出“某时代”指的是“蒸汽时代”

B. 依据①和③推测②,②对应括号中的主题比较合适的是“在蓝天飞翔”

C. “电气时代”促使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是发电机的发明

D. 在向“距离”挑战的过程中,科技不断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世界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这反映出

A. 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

B. 英苏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 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

D. 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成立相应的国际组织,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史实有

①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③北约的建立

④联合国的成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一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

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性质的战争

B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由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得以改变

C

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社会主义苏联唯一抗衡

美苏在全球进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D

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目前的60多倍。由此材料反映了(  )

A. 发展中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导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下降

B.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C. 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较差,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D.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坚持着一个梦想——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为之进行着探索与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从1901年到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1921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节选自习近平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请问“沉沦”指的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沉沦”?

(2)请写出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意义。

(3)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哪次会议提出的?改革开放这40年我们进行了哪些伟大实践?(至少写出两件,

(4)今天,实现“中国梦”的责任落到了我们青少年一代的肩上。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近百年来,世界不断在发展,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不断更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最近,谷歌的阿尔法狗击败了围棋九段李世石,举世震惊。……人们已经相信,在个人电脑时代、网络时代、手机时代之后,整个社会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顾险峰《人工智能的历史回顾和发展现状》

材料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的原因。材料中的“群雄竞起”指什么?

(2)材料二中“人工智能”所属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本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