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把革命的主要力量转移到农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把革命的主要力量转移到农村,成功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变,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这条道路开始于

A. 八一南昌起义

B.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长征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的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这是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开始。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 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 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持他日之用。”这说明

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一位同学运用多元史观对近代某一思想的评价。据此判断,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兴起的历史事件是

史观

评价内容

全球史观

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体现了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近代化史观

冲击了传统“重农抑商”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文明史观

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承认了中学不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客观上使中国人由传统文明开始走向现代文明。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五四运动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

A. 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中,最能体现商朝国家昌盛,国力强盛的物品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