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广东省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一)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会不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是猿和人类的区别,下列的考古物件中,能证明“北京人”作为“人”的特征的考古物件是

①大量石器、石片

②头盖骨化石

③牙齿化石

④烧骨化石

⑤成层、成堆的灰烬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商鞅之法,良法也。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材料中“尚军功”的作用是

A. 完成统一目标

B. 增强军事实力

C. 鼓励商业活动

D. 发展农业生产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近年来,人们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发现了孔子的图像和生平介绍,另外还在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了《论语》,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这主要是跟当时的统治者大力推行哪一思想政策有关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尊孔复古”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东征传绘》中描绘的是一位高僧和他的弟子准备登船前往目的地传播唐朝文化的情景,这位高僧是

A. 鉴真

B. 李耳

C. 张陵

D. 玄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梁启超有云:西方自哥伦布之后,无数哥伦布继之而起;而我国自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之所以发出“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感慨,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

A. 闭关锁国,中国逐渐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B. 君主专制的加强

C. 中国再没有出现明成祖式的开明君主

D. 中国的造船工业比西方落后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这主要是指该制度

A. 保证了官吏的廉明清正

B.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 保障了专制集权统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导致这种“前无古人的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材料中的“国耻”是指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签订“二十一条”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领导工人运动,城市包围农村

C.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 社会主义道路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教材中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的精神,并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说的主要依据是

A. 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起点,日本开始侵略中国

B. 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局部抗战开始

C. 以七七事变为起点,全民族抗战开始

D. 以西安事变为起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表为“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它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个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是指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 “一五”计划

B. 社会主义改造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下列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向邓小平提出,希望中央下放权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邓小平十分赞同这个想法,随后,中央决定设立

A. 经济特区

B. 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

D. 特别行政区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大量有关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的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C.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 大河流域的文明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天赋人权

B. 民主共和

C. 君主立宪

D. 权力制衡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近代有这样的一则广告,“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户,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等字样,该广告描述的便利生活最早出现于

A. 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三次工业革命

D. 经济全球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中写道:“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文中“西方技艺”主要指

①西方技术

②武士道精神

③欧美学制

④欧美生活方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材料中的“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

A. 制定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俄国经济

B. 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说:“这些阴谋家……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材料描述的是 (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慕尼黑会议    C. 巴黎和会    D. 雅尔塔会议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这段材料认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

A. 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B. 改善人民生活,缓和阶级矛盾

C. 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

D.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实现工业复兴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在《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他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大国。”在当前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军事实力

B. 经济实力

C. 政治地位

D. 霸权主义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一时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这种现象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A. 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

B. 使大量的工人失业

C. 使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渗透

D.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中写道:“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是指

A.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B. 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C. 政治多级化趋势加强

D. 美国的领导作用不复存在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从未停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梦】

材料一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很快侵占了中国东北。1937年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作战。经过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一,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民主梦】

材料二近代中国百年政治文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从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实践的破产中,中国共产党深深地意识到: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力量必须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紧密结合。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传统意义上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君主专制统治;当现代西方政治制度被介绍到中国后,“民主”演变成带有民选元首和人民统治的含义;经历了共和政治的兴衰,“民主”又被用于指人民民主专政。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民主梦”有何特点?

【富强梦】

材料四回顾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百多年来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下半叶的50多年,即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前;第二个阶段是“戊戌变法”至新中国建立前的50年;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在上述三个阶段,不同的基础和条件下,受不同观念影响,中国人对工业化的追求,道路越走越宽阔。

(3)结合材料四,概括中国自1840—1978年间,工业化之路的三个阶段特征。

(4)结合材料,你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不断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异彩纷呈,相互竞妍,相互融合,推动世界潮流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篇】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起新型的产业间分工体系,而从旧有的产业中解放出来的生产要素则用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美国积极推行以拓展海外市场为核心的贸易政策,进出口的快速扩张为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牵引力。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美国带来了巨额的进出口,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给美国带来了巨额的资本净流入,其中外国直接投资有相当部分流入了高新技术产业。

——王清平《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

【欧洲篇】

材料二当前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欧元区内部,以德、法等国为核心的地区与希腊、意大利等外围国家的分化日趋严重,2017年将是欧洲的“大选年”,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将迎来大选,外界普遍担心特朗普式的当选会在欧洲重演,欧元区分裂势力更加抬头。

——摘编自2017年2月16日第一黄金网

【日本篇】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战后,教育经费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90年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工程师在人口中的比例居世界之首。

【中国篇】

材料四我国经济总量持续稳步增长,2010年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经济总量已远远高于日欧等传统发达国家,十八大初期高于日本22630亿美元,到2015年底已高于日本近60000亿美元。同时我国经济仍然并将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较大幅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摘自中国日报网

材料五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的“欧元区”是指什么?分析材料二,欧元区出现了什么严重问题?

(3)材料三反映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我国经济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实行了什么国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坚持这一国策对我国的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中国提出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