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2017928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即耐盐碱杂交水稻项目进行实地测产。“海水稻”的研发和推广有望12.8亿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不考虑其他情况在我国研发和推广海水稻

①有利于优化我国的粮食结构,增强粮食安全

②因增加研发成本可能使“海水稻”价格走高

③将刺激人们大幅度增加对“海水稻”的需求

④必然会导致普通水稻的耕地种植面积的减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S型曲线理论是指每一种技术的增长都是一条条独立的S型曲线当技术处于导入期时进步比较缓慢,一旦进入成长期就会呈现指数型增长,当技术进入成熟期就会走向曲线顶端出现增长率放缓、动力缺乏的问题而这个时候会有新的技术在下方发展形成新的“S型曲线”。材料表明

①新的技术导入往往会伴随旧的技术“挥泪告别”市场

②政府对技术创新施加援助之手最佳时机是技术导入期

③新旧技术的转换更迭会共同推动形成技术进步的高峰

④我国新的技术带来的新动能在驱动经济增长方面乏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80周年,向全国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在新时代,中国记协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地把广大新闻工作者凝聚起来,真正建设成为“记者之家”。习近平主席强调,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谈谈习近平主席对广大新闻工作者希望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对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理解。

(3)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深化改革,开拓刨新。请分别运用唯物辩证法与《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新闻工作者开拓创新的理论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10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贵州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建设“多彩贵州公园省”为总体目标,以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培育绿色文化为基本路径,完善生态保护区域财力支持机制、森林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护林服务机制,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加快构建生态与大扶贫深度融合、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应有贡献。

材料二

经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2018年起,将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生态日”,这标志着贵州坚守“生态底线”的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贵州生态日”活动内容将围绕年度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活动将着力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全省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以实际行动参与到贵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来,共同建设多彩贵州美丽家园。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贵州省是如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应有贡献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公民的知识,谈谈应如何为共同建设多彩贵州美丽家园贡献自身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表明

人民群众是历史伟业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小事做起,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这表明

A. 安与危是不同质的事物,双方相互排斥

B. 安与危是同质的事物,双方相互依赖

C. 安与危具有同一性,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安与危具有斗争性,双方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述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201710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论述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人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表明

①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②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

③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追求终极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廿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侯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20161130日,我国独有的“廿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廿四节气”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

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有利于巩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一致认同

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和发展

④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为世界文明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的是“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作出了阐述,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我国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人类社会发展所承担的历史职责

②表明中国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主导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的转变

③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④符合人类发展的目标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期盼,为人类和平带来福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31400/70447) 首页 上一页 31395 31396 31397 31398 31399 31400 31401 31402 31403 31404 3140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