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请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你认为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 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决定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三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陕西村”。村民是一百多年前从中国的陕西.甘肃等地逃到这里的回民,已从当年的三千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万人。他们对内依旧用陕西方言,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原汁原味的陕甘风俗。材料中体现了文化生活中()

①文化影响的潜移默化特点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③文化影响的深远持久特点    ④他们继承了中华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历届奥运会会徽在设计时,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  )

A. 文化可以分为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两部分

B. 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C. 民族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D. 正是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才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 )

①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轻一代

②加大向年轻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③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④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

A.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莆仙戏被誉为宋元时期南戏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艺术人才、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等方式,大力扶持莆仙戏,使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出新的魅力。政府扶持莆仙戏旨在                                      

①拓展戏曲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②挖掘传统戏曲的历史文化价值

③通过推陈出新维护戏曲文化的多样性    ④推动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 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 “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A. 鲜明的民族性

B. 相对的稳定性

C. 时代的先进性

D. 强大的包容性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9683/70447) 首页 上一页 29678 29679 29680 29681 29682 29683 29684 29685 29686 29687 2968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