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只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不正确的是( ) ①是文化中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②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是与生俱来的,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④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生发展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
|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思想,是一项伟大的古代“生态工程”,其成功之处是今天全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学习的榜样。这告诉我们( ) ①中国的科学技术居于世界的前列 ②总的说来,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具有整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④中华优秀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深刻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
|
2013年9月25日,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活动一周年纪念活动视频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努力让13亿中国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作此承诺是因为( ) ①教育作为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通过教育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②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活动,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从而发挥文化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
|
“英雄者,国之干。”对英雄尊重与否,体现一个民族认知水平、理性能力的高低。有英雄而不敬重,是自毁精神长城,是民族风骨的自我矮化。捍卫英雄是: A.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之一 B. 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C.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 D. 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之魂
|
|
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到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歌颂社会上的美好事物比揭露丑恶事物更加重要 ②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正能量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 ③让人从文化作品中感到快乐是创作者的宗旨 ④引导人们向美、向善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
2017年10月4日中秋晚会首次移师东北,在素有“百湖之城”美誉的黑龙江大庆举办,此次晚会既有“一带一路”、“香港回归20周年”、“建军90周年”、“喜迎十九大”等众多的国家情怀,也有小家庭里花好月圆、温馨感动的亲情画面。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 ①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 ②包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反映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愿望 ③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和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④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
|
2017年1月3日,指导性年度汉字“麗”在郑州发布,寓意新故相推、金鸡报晓、日丽中天。“麗”,从鹿,丽声,本意是结伴旅行。中国文化强调阴阳均衡与和谐,因此“麗”有对称与均衡的含义,可以引申为光华与美丽之意。由此可见( ) A.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B. 汉字已成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载体 C.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科研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素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①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屠呦呦的成功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
|
围棋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围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对竞技的渴望。一千多年前,围棋开始沿着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如今,围棋爱好者遍布世界各地。可见( ) ①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具有海乃百川的胸怀 ②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差异性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
|
对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哲学家管仲“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①肯定了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 ②认为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③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④肯定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