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承载能力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缩小与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这一举措 ①体现了公民权利的至上性 ②缩小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③说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针对农民工只是“进入”而没有“融入”城市的现象,民政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规定,在社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居住满一年以上、符合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社区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参加本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这一规定 A. 赋予农民工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政治权利 B. 拓宽了农民工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 C. 保障农民工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民主权利 D. 提高了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
|
|
某村在进行村民委员会主任的选举投票时,先让3名候选人进行现场演讲和答辩竞选演说,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关心关注的问题。这种选举方式能 ①让选民选出自己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②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 ③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④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
为拓宽渠道、鼓励实名举报,中纪委、监察部公布信访举报流程。各大网媒开设“举报监督专区”,以引导公众理性参与反腐。这些举措为公众政治参与提供的方式是( ) ①监督听证会 ②信访举报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
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才能涵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在于( ) ①是否已经具有了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民主意识 ②是否向权力机关表达了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 ③参与行为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程序性规范 ④参与过程中是否正确处理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作为当代民主的一种具体表现,公众参与意在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公民活动,已是政府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下列行为中,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①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反映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问题 ②通过“市长信箱”,发表对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的反对意见 ③参加“网上调査”,为政府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 ④通过“办事服务”,向有关部门求助解决小区停车位紧张问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
近年来,福建各地实行“村级事务管理契约化”“村务公决制度”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这些做法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若将上述事实写成新闻报道,你认为最适合的标题是( ) A. 完善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B. 扩大农民基本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 C. 公民监督和制约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D. 加强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
|
人们在广泛享用计算机网络的快捷、方便的同时,我国政府对网络的合理使用作了相应规定,要求公民依法规范网上行为。这体现出 A. 公民先享有权利,然后才承担义务 B. 公民的权利由技术进步带来,义务由国家法律规定 C.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天赋予的 D.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
|
“两会”前夕“我有问题问总理”等网络平台开通,亿万网友通过跟帖和留言传递着网络民意。现在网络平台又开通了 “我有妙计给总理” 专题。从“我有问題问总理”到“我有妙计给总理”折射出( ) A. 我国公民政治权利逐步扩大 B. 我国公民的参政意识逐步提高 C. 政府贯彻民主执政的理念 D. 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
2018年 3 月 5 日至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本届全国人大,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每67万人诞生岀1名全国人大代表,共选举产生代表2980人。其中,56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妇女代表比例逐年上升;代表中不仅有官员,还有像农民工、专业技术人员这样的基层代表,他们也在为各自的行业发声。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第下题: 1.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充分说明( ) A. 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B.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C. 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 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2.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 ①差额选举 ②等额选举 ③直接选举 ④间接选举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