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词谈谈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5分)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6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李嗣业,京兆高陵人。长七尺,膂力绝众。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高仙芝讨勃律,署嗣业及中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时吐蕃兵十万屯娑勒城,据山濒水,联木作郛,以扼王师。仙芝潜军夜济信图河,令曰:“及午破贼,不者皆死。”嗣业提步士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又树大旗先走险,诸将从之。鼓而驱至勃律,禽其主,平之。授右威卫将军,号为“神通大将”。 初,仙芝特以计袭取石,其子出奔,以告大食,连兵攻四镇。仙芝率兵二万深入,为大食所败,残卒数千。事急,嗣业谋曰:“将军深履贼境,后援既绝,而大食乘胜,诸胡锐于斗,我与将军俱前死,尚谁报朝廷者?不如守白石岭以为后计。”仙芝曰:“吾方收合馀尽,明日复战。”嗣业曰:“事去矣,不可坐须菹醢。”即驰守白石,路既隘,步骑鱼贯而前。会拔汗那还兵,辎饷塞道不可骋,嗣业惧追及,手梃鏖击,人马毙仆者数十百,虏骇走,仙芝乃得还。表嗣业功,进右金吾大将军,留为疏勒镇使。初讨勃律也,通道葱领,有大石塞隘,以足蹶之,抵穹壑,识者以为至诚所感云。 天宝十二载,加骠骑大将军。入朝,赐酒玄宗前,醉起舞,帝宠之,赐彩百、金皿五十物、钱十万,曰:“为解酲具。” 安禄山反,肃宗追之,诏至,即引道,与诸将割臂盟曰:“所过郡县,秋毫不可犯。”至凤翔,上谒,帝喜曰:“今日卿至,贤于数万众。事之济否,固在卿辈。”乃诏与郭子仪、仆固怀恩掎角。常为先锋,贼值,类崩溃。广平王收长安,嗣业统前军,阵于香积祠北。贼酋李归仁拥精骑薄战,王师注矢逐之,走未及营,贼大出,掩追骑,还蹂王师,于是乱不能阵。嗣业谓子仪曰:“今日不蹈万死取一生,则军无类矣。”即袒持长刀,大呼出阵前,杀数十人,阵复整。步卒二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归仁匿兵营左,觇军势,王分回纥锐兵击其伏,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贼东走,遂平长安。 与子仪等围相州,诸将无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中流矢,卧帐中,方愈,忽 闻金鼓声,知与贼战,大呼,创溃,血流数升卒。谥曰忠勇,赠武威郡王。 (《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三?二李马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李嗣业作战身先士卒的一组是( )(3分) ① 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 ② 及午破贼,不者皆死 ③ 颓石四面以击贼,又树大旗先走险 ④ 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 ⑤ 诸将无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嗣业提步士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又树大旗先走险,诸将从之。(5分) (2)与子仪等围相州,诸将无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5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二程和朱熹皆与徽州有极深渊源;儒学观念和儒学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谓“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并且逐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 儒学兴盛,加上徽州相对隔绝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家庭文化十分凝重,“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擅入者。其风最为近古……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家庭、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上,是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原则的典型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排斥商业精神的,但徽州山多田少地瘠,因此,外出经商是谋生的重要手段。“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著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他们在长期商业经营实践中创造出股份式、承揽式等经营方式,并在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利润分配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还直接刺激了数学、地理、水文等的发展,如程大位《算法统宗》、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等。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质某些端倪。 徽州文化正是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在正统中原文化基础上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发展成为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并演化为当地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和广博精深的诸种具象文化风采。 1.对“徽州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野地里的老虎自由自在。它们互相羡慕着对方自由与安逸,最后互换了位置。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因饥饿而死,一只因忧郁而死。从笼子里放出来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见,而感觉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别人幸福也许对自己并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请以“认识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
|
|
根据所给出的语境,将句子填写完整。(要求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骏马的理想,是________ ___ __;雄鹰的理想,是______ _______;我们青年一代的理想,是_____ _____。
|
|
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一段文字填充完整。 从古至今,动物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不少动物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含有动物的成语乃至熟语中,有蕴涵褒扬或鼓励意味的,如“马到成功”,表达了对创业者的良好祝愿;又如“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蕴涵贬斥或讽刺意味的,如“鼠目寸光”,表达了对见识浅陋者的嘲讽;又如“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
|||||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透明赢信任 信任才慈善 日前,《新京报》关于“圆梦行动助学款延误3月未到帐”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为活动的主办者,对此非常重视,不仅向捐赠人和受助学生表示道歉,将延误助学款迅速划至受助学生的账户,更派专人赴山西展开调查。此外,青基会还发出了公告,寻找169名已获受助资格、却未收到捐助款的学生。 青基会此次坦然接受媒体和捐助人的监督,以高效率和负责的态度处理问题值得肯定。不过,需要警醒的是,此事反映了中国慈善事业一些内在弊端,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将影响到慈善事业的健康与未来。 众所周知,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相比,当下的中国慈善事业还是一棵未长大的“小老树”。据统计,2008年,中国私人捐赠人均只有0.92元,总量不到当年GDP的万分之一。2010年,全国民政系统收到来自个人的慈善捐赠是17亿元,这个数字推到全国每个人头上才一块多钱。我国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捐赠过。 这无疑落伍于社会文明的要求和世界潮流。对此,有人认为是国民性使然,但为什么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情况要好很多?其实,仅仅把慈善冷漠归咎于人的道德素质有失偏颇,慈善运行机制上的疏漏也不可忽视。 现实中,许多人对于社会慈善机构缺少基本的信任,典型的观点就是,“不知道这些钱是怎么花的”,而这,正暴露了中国慈善发展的瓶颈所在。而国际上一些知名慈善组织之所以能建百年基业,关键在于机制透明,用卡耐基的话说就是: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慈善组织不管做什么事,花多少钱,都要让捐助者与受助者,让公众看得明明白白,如此公众才可放心地把钱交给你。 圆梦行动助学款之所以出现延误,与存在某些不透明环节有很大关系。在这次事件中,虽然事实上刘海兰已获受捐资格,但刘海兰两次上网查询,却发现资助学生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同样,捐助人孙家洲也无法通过便捷的方式核实自己的钱有没有打到刘海兰帐上,最后费尽周折找到刘本人,才了解到实情。而像孙家洲这样较真,能耗费精力去核实自己捐款去向的人,能有多少呢? 可见,慈善机制不充分透明,很难将爱心“公开”地传递,给捐助与受助者带来的麻烦,也会大大地影响捐助者的信心。 缺少“玻璃做的口袋”,是目前国内一些慈善组织和活动的一个弊病。虽然民政部有关规定要求慈善组织必须公开每年的财务审计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但落实结果不尽如人意。而在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捐助者有权向慈善组织索要其财务报表,公共图书馆也有这些报表,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慈善是纯洁而高尚的事业,对透明度的要求也更高。 除了个人隐私,慈善组织没有不可公开的秘密,不管是捐款过程还是善款分配过程,每一个工作细节都应该公开,可以方便地查证,质询,接受政府、媒体、公众的监督。这种透明度不仅是确保慈善事业健康运作的必需,也是取得公众信任和尊重的关键。 中国社会似乎并不缺爱心与善举,目前缺少的是完善的保护爱心与善举的机制。 希望更多的慈善组织和活动都能致力于打造“透明慈善”,向公众展现自己的自信和廉洁。国家也需要完善立法 ,给中国慈善事业装上“玻璃口袋”。 (节选自《新京报》2010年11月15日) 1.下列判断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 )
E.只有把慈善事业中存在的弊端解决了,中国慈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2.联系全文,简要回答目前中国慈善事业机制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表现。(6分) 3.为什么说中国慈善事业还是一棵“小老树”?(6分) 4.在生活中,肯定存在一些人“想捐款却不敢”的现象,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