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一饭千金的“豪爽”也是应该唾弃的。

B.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国让世界看到了最高领导人的殚精竭虑和13亿国人的众志成城。

C.由于大幅扩张,各大型的零售商的资金链都相当吃紧,而一旦有哪家挺不住,必然降价出货来变现,而由此必然推倒多米诺骨牌,引发某个区域甚至多个区域的整体放水。

D.珠海市IT产业招商会角色分配不同以往,市长跑龙套,专家当主角,按国际化运作,卓有成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喝采不胫而走破釜沉舟鸦雀无声

B.劳碌既往不咎毋庸赘言寥寥无几

C.荣膺沤心沥血流连忘返面授机意

D.挑剔直截了当苦思暝想莞尔而笑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号 / 自缢沤肥 / 老妪湍急 / 逸兴

B.宫 / 商榷饯别 / 戒孤 / 好高

C.品 / 南 / 侧 / 成绩

D.言 / 形 / 菜 / 不容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几位淘气的学生为了看一看动物的内脏,把校长的宠物狗给杀了。校长非常气愤,处理方式却让人意想不到:罚学生画一幅狗的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 闯了大祸的学生只得认真地画好了两张图交给校长。校长见学生认错态度较好,图形画得仔细,便免去了对他们的处分。没有料到的是,校长的惩罚竟然激发了学生对解剖学的极大兴趣。那位带头杀狗的“坏学生”就是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解剖学家麦克劳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对下面信息进行整合,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3分)

要求:注意所给信息之间的逻辑性,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删除信息点。食品是

①绿色优质、营养类食品。  ②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的食品。

③绿色食品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   ④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⑤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食品。

⑥绿色食品上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绿色食品:                                                    

__________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本单元的文章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辞或谦词。(2分)

示例: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1.尊称对方的父亲为____________;称自己的父亲为____________。

2.问老人的年龄说____________;表示请人谅解的客套话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

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气候高寒

 

仿照下面的句式,以“青春”开头,再续写两个句子,组成文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18分)

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循着文化嬗变的脉络而言,后者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今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上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南北朝上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完成,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也。”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私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难以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宛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以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其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的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伊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中。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有关的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1.第1段中“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一句的“之”“其”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2.答:“之”指代                                         (1分)

“其”指代                                         (1分)

3.第2段中,王国维所说的“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中的“境”和“言”分别指的是什么?试加以具体说明。(4分)

答:“境”指的是                                 (不超过6个字)

“言”指的是                               _(不超过6个字)

4.第3段开头说“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一句中“双重选择”指的是什么?试加以具体说明。(4分)

5.试概述宋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的特点。(列出其中3点即可)(6分)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2分)

A.词又称为“诗余”或“长短句”,都是就它由古近体诗的整齐句式演变为参差错落的句式而言的。

B.词之所以又称为“诗余”是指古近体诗发展到唐代的顶峰时期之后,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渐消亡。

C.耳听和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但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

D.“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都是从诗和词两种体裁所表现的内容方面进行评析的。

E.词在咏史言志的有关题材中,具有区别诗的潇洒风度,是因为其反映社会生活更有深度和广度。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2.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再别康桥》)

3.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雨巷》

4.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5.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6.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禅院》)

7.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2578/35971) 首页 上一页 32573 32574 32575 32576 32577 32578 32579 32580 32581 32582 3258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