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 莎 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中的意象简要分析。(4分)

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4分)

 

名句名篇默写(6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下虹,                  。(徐志摩《再别康桥》)

3.在雨的哀曲里,                  。(《戴望舒《雨巷》》

 

文言文阅读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日:“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 “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颖川。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见仓海君东:到东方

B.良因之怪:认为……奇怪

C.有一老父,褐,至良所衣:衣服

D.父曰:“我!”履:动词,穿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笑去因人之力敝之

B.父足受敢烦执事

C.故遂从厚,君之薄也

D.良他人言且君尝晋君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良曾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仓海君。仓海君得到张良这个大力士后,就把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给了张良。

B.老人故意把鞋甩下桥,让张良替他捡鞋并为他穿鞋,张良怕老人身怀绝技,使自己吃亏,故只好忍气吞声,给老人穿鞋。

C.张良先打算跟随景驹,半路上遇上了沛公,就归附了沛公。这说明张良是一个“一心事二主”的人。

D.张良与老人约会的情节很具有传奇性,为本文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及课文中句子。(10分)

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5分)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5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贰于楚也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B.郑知亡矣生瑜,何生亮

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还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D.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吾谁与归

 

与“既东封郑”中“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烛之武退秦师

B.晋函陵

C.越国以鄙

D.群臣吏民能刺寡人者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以其无礼于晋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下列两句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   )

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     

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a

B.ab

C.ba

D.b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人类68%的疾病的原因是由空气污染引起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感冒的主要根源。

B.为彻底摧毁传销组织,公安部将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统一开展打击传销,目前广

西公安机关正全力抓捕传销人员。

C.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史哲”“诗圣”并不过分。

D.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一年,我抛弃了那些著名的景点,走进阿坝的另一端,去唐克看清澈碧蓝的黄河第一弯,去红原和若尔盖拥抱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原,感受阿坝的辽阔壮美,苍凉无边,并再一次为阿坝的美所俘获。

B.虽然四川盆地没有受到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已是路人皆知,但各地仍然出现了“抢盐潮”,这种现象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灾难。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D.民营企业的发展总要遇到出生难、融资难、准入市场难等难题,这些难题的根子在思想上。观念不改变,有好政策,结果也只能是差强人意。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C.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写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虽然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但是依然属于现代诗歌。

D.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1506/35971) 首页 上一页 31501 31502 31503 31504 31505 31506 31507 31508 31509 31510 3151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