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1)毋诸候                  内: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          

(3)然不自                   意:           

(4)纵一苇之所               如: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6)列坐其                   次:          

(7)始舍于其址                 舍:          

(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          

 

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字。

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_________________,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_________________,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①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

②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

③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

④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

⑤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⑥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A.④②⑤③⑥①

B.④③⑥①②⑤

C.⑤③②③⑥①

D.⑤④②③①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店还每年举办文学节,并邀请作家到书店签名售书。这家书店,已成为让人心驰神往的精神殿堂。

据说他很少去理发店,头发长了就用蜡烛烧掉,说这种剃头法又快又省钱

他穿着色彩并不搭配的背心和外套,一头白发,上有火烧的痕迹

第一次来到这家书店,是二十年前,那时,当堂而坐的是八十岁的老人乔治•惠特曼

又来到塞纳河左岸巴黎圣母院旁边的那个绿色门面的书屋——莎士比亚书屋

但她要努力让书店走进二十一世纪,在店里安装了电话、电脑和信用卡付款机

现在,书店由他的女儿掌管。在她的管理下,书店风格依旧,室内装饰也没有改变

A.④⑥⑤③②①

B.④③②①⑥⑤

C.③④②⑥①⑤

D.③⑤②④①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方面称,他们从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失事的A320空客机驾驶舱录音记录仪中取到了可用的录音资料,确定客机未发生爆炸。

B.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今年将取消体育特长生等5项加分,同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考生等2个项目进行调整。

C.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D.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4年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

B.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C.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D.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当这个简单的问题都要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的时候,表明了我们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急需提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 

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己        

②依据职称的评定标准,教师们将注意力从正常的教学中转移了出来,时间久了,自然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    。当他们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

③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       ,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A.习焉不察  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B.习以为常  习焉不察  熟视无睹

C.熟视无睹  习焉不察  习以为常

D.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习焉不察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灾难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养分。我们需要了解过去,接续曾有的精神力量。幸而有这样一批作品, 将灾难直陈于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同身受历史曾有的体温与疼痛。

B.网曝珠海某国企总经理周某等人,一顿饭喝掉高档红酒12瓶;但珠海国资委调查回应称,其中6个空瓶是用来学习红酒知识的道具,这一解释实在匪夷所思

C.春节临近,盗窃事件频频发生。对此,公安部门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增强防范意识,出行时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财物,以免被窃贼探囊取物

D.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台上载歌载舞,台下人言啧啧。我们一家人齐聚电视机前看春晚,也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钱理群

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鲁迅也说:“我有时候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文革时的表现:他们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示“斯文扫地”。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

先生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来他在闲荡,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

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他给定一个题目,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一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放起来,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于是就定了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先生曾经找我谈话,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文章”。他说:“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出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叫做‘后发制人。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来,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但一旦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他说:“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沉潜”二字。要沉得住、潜下来,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我从1960年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可以说做了二十五年的准备,练了二十五年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  

《文汇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瑶教授认为那些一举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劲的年轻学者没有真本事,他批评已经三十九岁的钱理群急功近利,急于出名,违背了北大厚积薄发的传统。

B. 作者当初写毕业论文时,本来准备了两个跟鲁迅有关的题目,但王瑶教授听完他的汇报后,否定了前一个题目,建议他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C. 本文追忆了王瑶教授峻急通脱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经济繁荣和变革的年代,面对着种种利益和诱惑,记住王瑶教授是很有意义的。

D. 钱理群是王瑶教授的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侧面描写了王瑶对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更显得真实可信。

2.王瑶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请简要分析。

3.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4)《己亥杂诗》中以落花喻自己身世,即使沉沦,也要为护花发挥一定的作用的句子是: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20566/35971) 首页 上一页 20561 20562 20563 20564 20565 20566 20567 20568 20569 20570 2057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