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出如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可得出的正确说法是( )![]() A.该图线显示了力传感器对钩码的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B.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C.电梯可能开始在15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楼 D.电梯可能开始在1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15楼 |
|
在地球大气层外有很多太空垃圾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每到太阳活动期,由于受太阳的影响,地球大气层的厚度开始增加,而使得部分垃圾进入大气层,开始做靠近地球的向心运动,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由于太空垃圾受到地球引力减小而导致的向心运动 B.由于太空垃圾受到地球引力增大而导致的向心运动 C.由于太空垃圾受到空气阻力而导致的向心运动 D.地球的引力提供了太空垃圾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产生向心运动的结果与空气阻力无关 |
|
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存在匀强电场的空间以某-水平速度抛出,小球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A.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B.小球的动能增加了 ![]() C.小球的电势能增加了 ![]() D.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 ![]() |
|
![]() A.a、b两球同时落地 B.a球先落地 C.a球水平飞行的距离比b球大 D.a、b两球水平飞行的距离相等 |
|
![]() A.对质点A来说,在第1s内回复力对它做正功 B.对质点A来说,在第1s内回复力对它做负功 C.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s内回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D.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s内回复力对它们做功不相同 |
|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气温往往在-50℃以下.在研究大气现象时可把温度、压强相同的一部分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叫做气团.气团直径可达几千米,由于气团很大,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影响,可以忽略.用气团理论解释高空气温很低的原因,可能是( ) A.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膨胀,同时大量对外放热,使气团自身温度降低 B.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收缩,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C.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膨胀,气团对外做功,气团内能大量减少,气团温度降低 D.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收缩,外界对气团做功,故周围温度降低 |
|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不为零,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随时间变化 B.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随时间变化 C.物体的动量一定随时间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一定随时间变化 |
|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 A.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量程0.6A) C.电压表(量程3V) D.电键S和若干导线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允许最大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300Ω,允许最大电流0.5A) G.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l000Ω,允许最大电流0.1A) (1)①按如图1所示电路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代号). ②为使测量尽可能精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2所示的实物图连接成实验电路(已连接了部分线),要求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滑至最右端时,其使用电阻值最大. ![]() (2)实验步骤: ①按实验要求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前把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滑至一端,使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②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使 的指针有明显偏转,读取 和 的示数.用同样方法测量多组数据. ③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④数据处理. (3)将实验测得的数据标在如图3所示的坐标图中,请作出U-I图线,由此求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1)用如图1所示的游标卡尺测量圆形钢管内径的操作方法是:把 (填“A”、“B”、“C”或“D”)放入到圆形钢管内,并尽量把它们拉开到最大位置.某同学用图l2所示的游标卡尺测量圆形钢管内径时的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则该圆形钢管的内径是 cm.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①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 ②如图4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该纸带是采用 (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 ③如图5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 A.VN=gnT B.VN= ![]() C.VN= ![]() D.VN=g(n-1)T.η ![]() |
|
(1)测量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是“探究动能定理”实验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端系在滑块上的细绳通过转轴光滑的轻质滑轮挂上钩码,用垫块将长木板固定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直至轻推滑块后,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B.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让滑块沿长木板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出点的分布应该是 ;②滑块在匀加速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大小 钩码的重力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某同学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实验室提供了下表中的器材.
②若该同学已正确选用器材,并连接好部分实验电路,如图甲.请在图甲中完成其余的电路连接,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能在0~2.5V范围连续变化,且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 ③该同学在正确完成实验后得到图乙所示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从图线中得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的规律.请你分析图线再写出两条规律:a. ;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