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各计数点中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测得x1=3.18cm,x2=6.75cm,x3=10.70cm,x4=15.05cm,则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B=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 ;代入数据后算出加速度大小为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x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x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 |
|
如图所示,四根相同的轻质弹簧都处于竖直状态,上端都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针对以下四种情况:①中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②中弹簧下端悬挂物块A静止不动;③中弹簧拉着物块B匀加速上升;④中弹簧拉着物块C匀加速下降;设四根弹簧的伸长量分别为△L1、△L2、△L3、△L4,则有( )![]() A.△L1<△L2 B.△L2=△L4 C.△L3<△L1 D.△L1=△L3 |
|
如图所示,物体m,M均处于静止状态(滑轮光滑),关于M受力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M可能受三个力作用,也可能受四个力作用 B.M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C.M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且方向水平向右 D.M一定受到地面支持力作用 |
|
如图所示,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丙三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在t1时间内( )![]() A.它们的位移相同 B.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C.它们的路程相同 D.它们的平均速率相同 |
|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一斜面体A,质量为M,若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B以加速度a减速下滑,斜面体A静止不动,斜面倾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 B.地面对斜面体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ma cosθ C.地面对斜面体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ma cosθ D.地在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m)g |
|
如图所示,BOB1是橡皮绳,∠BOB1=120,O点悬挂的重物重为G,O点为圆心,BB1在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弧上,现将BB1沿该圆弧同时分别移到非常靠近A点,若要使结点O位置仍在圆心,则重物的重力应取( )![]() A.G B. ![]() C. ![]() D.2G |
|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同种材料物体A、B紧靠在一起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且F1>F2,则A、B间的弹力大小为( )![]() A.F1 B.F2 C.(F1-F2)/2 D.(F1+F2)/2 |
|
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刹车后2s与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3:4 B.3:1 C.1:1 D.4:3 |
|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则( ) A.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