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光学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象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 C.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的景物,可使景象更清晰 D.透过平行于日光灯的窄缝正常发光的日光灯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
|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干涉实验,相邻红光干涉条纹间距小于相邻紫光干涉条纹间距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衍射现象 C.水面油膜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D.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内窥镜,用来检查人体内脏器官的内部.它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
|
一束白光在真空中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除中央白色亮纹外,两侧还有彩色条纹,其原因是( ) A.各色光的波长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同 B.各色光的速度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同 C.各色光的强度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同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
|
如图,P是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的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
|
![]() ![]() A.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为arcsin ![]() B.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为arcsin ![]() C.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应满足arcsin ![]() ![]() D.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应满足arcsin ![]() ![]() |
|
![]() ![]() ![]() ![]() A. ![]() B. ![]() C. ![]() D. ![]() |
|
如图所示,a、b为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以45°的入射角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直线OO'与玻璃砖垂直且与其上表面交于N点,入射点A、B到N点的距离相等,进入玻璃砖后两束光相交于图中的P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C.同时增大入射角(入射角始终小于90°),则a光在下表面先发生全反射 D.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的干涉条纹宽 |
|
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00cm处,恰好能在平面镜内看见一个物体完整的像,已知平面镜的高度为12cm,镜内的像在镜后50cm处,则此物体的高度应为( ) A.6cm B.12cm C.18cm D.24cm |
|
为了连续改变反射光的方向,并多次重复这个过程,方法之一是旋转由许多反射镜组成的多面体棱镜(简称镜鼓),如图所示.当激光束从固定方向入射到镜鼓上的一块反射镜上时,由于反射镜绕竖直轴旋转,反射光就可在屏幕上扫出一条水平线.每块反射镜都将轮流扫描一次.如果要求扫描的范围θ=45°且每秒钟扫描48次,那么镜鼓的反射镜的数目和镜鼓旋转的转速分别为( )![]() A.8、360 r/min B.16、180 r/min C.16、360 r/min D.8、180 r/min |
|
如图所示,M、N是竖直正对放置的两个平行金属板,S1、S2是M、N板上的两个小孔;N板的右侧有一个在竖直面内,以O为圆心的圆形区域,该区域内存在垂直圆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另有一个同样以O为圆心的半圆形荧光屏AO’C;已知S1、S2、O和荧光屏的中间位置O’在同一直线上,且AC⊥S1O’.当在M、N板间加恒定电压U时,一带正电离子在S1处由静止开始加速向S2孔运动,最后打在图示的荧光屏上的P处,∠COP=30°.若要让上述带电离子(不计重力)仍在S1处静止开始加速,最后打在图示的荧光屏下边缘C处,求M、N板间所加电压的大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