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班同学在做“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 ①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Rx的阻值,当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100”的位置 时,多用电表指针示数如图1所示,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Ω. ②某同学按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元件后,闭合开关S,发现A、B灯都不亮.该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检查电路的故障.检查前,应将开关S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 ③若 ②中同学检查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以确定______
B.灯B断路 C.灯A、B都断路 D.d、e间导线断路 (2)某同学采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验证规律:“物体质量一定,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 a.按图3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不挂配重,反复移动垫木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配重,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被小车带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 c.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多次改变配重的质量m,再重复步骤b; d.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 e.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配重受的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作出a-F图象. ①在步骤d中,该同学是采用v-t图象来求加速度的.图4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3个计数点,依次为B、C、D,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m/s; ![]() ②其余各点的速度都标在了v-t坐标系中,如图5所示.t=0.10s时,打点计时器恰好打B点.请你将①中所得结果标在图5所示的坐标系中,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线;利用图线求出小车此次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 ③最终该同学所得小车运动的a-F图线如图6所示,从图中我们看出图线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根据图线可以确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本实验中小车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 B.小车的加速度可能大于重力加速度g C.可以确定小车的质量约为0.50kg D.实验中配重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M ![]() |
|||||||||||
![]() A.m、x一定时,R越大,△F一定越大 B.m、x一定时,v越大,△F一定越大 C.m、R一定时,x越大,△F一定越大 D.m、R一定时,v越大,△F一定越大 |
|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有边界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平面(纸面)垂直,磁场边界的间距为L.一个质量为m、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竖直方向运动,线框所在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且线框上、下边始终与磁场的边界平行.t=0时刻导线框的上边恰好与磁场的下边界重合(图中位置I),导线框的速度为v.经历一段时间后,当导线框的下边恰好与磁场的上边界重合时(图中位置II),导线框的速度刚好为零.此后,导线框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回到初始位置I.则( )![]() A.上升过程中,导线框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下降过程中,导线框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C.上升过程中合力做的功与下降过程中的相等 D.上升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比下降过程中的多 |
|
![]() A.只有a>gsinθ,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B.只有a<gsinθ,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C.只有a=gsinθ,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D.无论a为多大,A都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
|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5:3.原线圈两端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其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当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0Ω的纯电阻用电器时,用电器恰能正常工作.则( )![]() A.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为100V B.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为60 ![]()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36W D.原线圈中的电流是0.60A |
|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k倍,则( ) A.第一宇宙速度是同步卫星运行线速度的k倍 B.第一宇宙速度是同步卫星运行线速度的 ![]() C.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是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k倍 D.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是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 ![]() |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B.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为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C.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
|
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热核反应,质量减少.核反应方程是![]() 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 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 ![]() 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m=4m1-m2 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E=(4m1-m2-2m3)c2 |
|
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 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C.波长越短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D.频率越大的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
|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他用带有游标尺的测量头(如图乙所示)测量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x.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某一条亮条纹(将这一条纹确定为第一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再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第6条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情况如图丁所示,则图丁的示数x2=______mm.如果实验所用双缝之间的距离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cm.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光的波长λ=______nm(保留3位小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