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他在直线OA适当位置先后竖直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如图放上玻璃砖(如粗黑线所示),然后插上P3、P4大头针. ①其中他确定P3大头针位置的方法应当是:______. ②若该同学实验操作规范准确,其记录的情况如图所示.该同学还用圆规做了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与玻璃砖相同的半圆(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这位同学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 ![]() |
|
①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装置如图1所示,③和④为两带狭缝光阑,其中③为 (填:“单缝”或“双缝”)光阑,它 的作用是 . ②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 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 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2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8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3所示.则图2示数为 mm,条纹间距为 mm. ③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A.增大单缝和双缝之间的距离 B.增大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 |
|
①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44cm,球直径由如图游标卡尺测得.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为 cm,该摆摆长为 cm,秒表所示读数为 s. ②有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 (选填“A”或“B”).另外,在南大做 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 ![]() ![]() ![]() |
|
如图,ABC为一全反射棱镜,棱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红光的临界角为42°,M为一与BC垂直的光屏,一束白光沿平行于BC的方向射向AB面,经AB面折射后的光线又射向BC,则( )![]() A.BC面将有色光射出 B.光屏M上会出现彩色光带且紫光在上 C.光屏M上会出现彩色光带且红光在上 D.将光屏与BC保持垂直地向右平移,屏上彩色光带逐渐变宽 |
|
虹是由阳光射人雨滴(视为球形)时,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产生色 散形成的.现有白光束L由图示方向射入雨滴,a、b是经反射和折射 后的其中两条出射光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线b在水滴中传播时的波长较长 B.光线b在雨滴中的折射率较大 C.光线b在雨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 D.若分别让a、b两色光通过同一双缝装置,则b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较大 |
|
A、B两列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过t=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A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B波出现图中虚线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VB可能是( )![]() A.4:1 B.2:1 C.4:3 D.1:1 |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振幅为 2cm,已知在t=0时刻相距3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1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a质点沿 y轴负向,如图所示.则( )![]() A.a、b两质点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B.t=0时刻a、b两质点的加速度相同 C.a质点速度最大时,b质点速度为零 D.当b质点位移为+2cm时,a质点位移为负 |
|
如图,是两个同种玻璃制成的棱镜,顶角θ1略大于θ2,两束单色光A和B分别垂直入射于三棱镜后,出射光线与第二界面的夹角β1=β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 )![]() A.A色光的频率比B色光的频率大 B.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A色光比B色光大 C.在棱镜中的波长,A色光比B色光短 D.若光束由水射向空气,则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大 |
|
如图所示是水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的某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为波峰面,虚线为波谷面.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波速2m/s,波长8cm,E点是BD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处两质点是振动加强的点 B.B、D处两质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是4cm C.E点处质点是振动加强的点 D.经0.02s,B点处质点通过的路程是8cm |
|
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 A.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B.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C.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