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中,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 ) A.力和位移 B.力和路程 C.力和距离 D.力和力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
|
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若将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中小球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取sin37°=0.6,cos37°=0.8).现将该小球从电场中某点以初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求运动过程中 (1)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及方向 (2)小球从抛出点至最高点的电势能变化量 (3)小球的最小动量的大小及方向. |
|
质量为m的三个相同的质点,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他们彼此间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沿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中三个质点始终保持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求各个质点运动的角速度.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下,沿着水平面向右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生一段位移s1后撤去力F,又发生一段位移s2后停下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金属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
为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与其所受弹力间的关系,小刚和小明两位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学校探究实验室分别设计并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组实验.甲图中是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左端,另一端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附有一竖直刻度尺,分别测出挂不同个数钩码(每一钩码质量为50g)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尺上的刻度;乙图是将同一弹簧竖直放在桌面上,上端放一小托盘(托盘质量为50g),向盘里加放钩码,也在旁边竖直放一刻度尺,测出托盘对应的刻度.实验的数据见下表(g=10m/s2).(图为示意图)
![]() |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的重锤拖着纸带下落,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在纸带上选取五个相邻计数点A、B、C、D和E,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如图所示.其中0为重锤开始下落时记录的点,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7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g.![]()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 ,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D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D= . (2)从打下计数点B到打下计数点D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EP= ,重锤动能增加量△EK= .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通过比较 就可以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了. |
|
如图所示中A、B、C为某电场中的三条等势线,其电势分别为3V、5V、7V.实线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的轨迹,P、Q为轨迹与A、C的交点,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忽略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负电 B.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Q点受到的电场力 C.P点电势能大于Q点电势能 D.粒子在P点的动能大于在Q点的动能 |
|
如图所示光滑管形圆轨道半径为R(管径远小于R),小球a、b大小相同,质量相同,均为m,其直径略小于管径,能在管中无摩擦运动.两球先后以相同速度v通过轨道最低点,且当小球a在最低点时,小球b在最高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v至少为 ![]() B.当v= ![]() C.当小球b在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时,小球a比小球b所需向心力大5mg D.只要v≥ ![]() |
|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F1=4N.F2=7N,则第3个力F3的大小不可能是( ) A.1N B.7N C.11N D.15N |
|
如图所示,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赤道上空的近地卫星B、地球的同步卫星C,它们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比较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周期关系为TA>TB>TC B.三者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A>aB>aC C.三者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ωA<ωC<ωB D.三者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υA<υC<υ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