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对打出的一条纸带进行研究,从O点开始,每隔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中间四个点未画出),如图所示,计数点分别为A、B、C、D、E,该同学已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其数值见表
(1)根据以上数据自定合理的坐标值,在所给的坐 标纸作出小车的v-t图线 (2)根据v-t图象可判断小车做________运动. (3)计数点0对应的速度为__________m/s,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
|
|
下图为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出的A、B、C、D、E都是选中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原始点没有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
(1)打C点时纸带(或小车)的运动速度大小为v=________m/s: (2)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
|
|
|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从零增加到5 m/s,再由5m/s增加到10 m/s,则该物体在这两个阶段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
|
|
|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2s内的位移为3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
|
|
物体以20m/s的速度由坡底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返回坡底时的速度大小为16m/s,已知上坡和下坡两个阶段物体均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上坡和下坡的加速度不同.则物体上坡、下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4:5 B.5:4. C.2:3 D.3:2
|
|
|
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末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9s末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1:1 B.1:2 C.1:3 D.3:1
|
|
|
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垂直升空,在探测器升空一段时间后发动机突然关闭.探测器的运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由图可知( )
A.探测器在9秒末到达最大高度 B.探测器的发动机在25秒末关闭 C.探测器在25秒末落地 D.探测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800m
|
|
|
如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t=0时,A在B后面 B.B物体在 C.在0- D.A物体在0-
|
|
|
从高处释放一石子,经过0.5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石子落地前,它们之间的距离( ) A.保持不变 B.不断减小 C.不断增加 D.与两石子的质量有关
|
|
|
某质点以大小为0.8m/s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意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 B.在任意一秒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8倍 C.第l.0s末,第1.5s末,第2.0s末的速度之比为2:3:4 D.第l.0s末,第1.5s末,第2.0s末的位移之比为2: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