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A. a与vt-vo 成正比 B. a与t成反比 C.
|
|
|
关于加速度的单位m/s2,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 A.米每秒平方 B.米每二次方秒 C.米每两次方秒 D.米每平方秒
|
|
|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数学中的几何点没有区别 C.在听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把老师当作质点 D.在某些情况下,大到如太阳也可以看作质点
|
|
|
由于下了大雪,许多同学在课间追逐嬉戏,尽情玩耍,而同学王清和张华却做了一个小实验:他们造出一个方形的雪块,让它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斜坡的底端沿坡面冲上该足够长的斜坡(坡上的雪已压实,斜坡表面平整),发现雪块能沿坡面最大上冲3.4 m。已知雪块与坡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他们又测量了斜坡的倾角为θ=37º,如图所示。他俩就估测出了雪块的初速度。那么:
(1)请你算出雪块的初速度为多大? (2)请问雪块沿坡面向上滑的时间为多长? (sin37º=0.6 , cos37º=0.8,g取10 m/s2)
|
|
|
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质量为20kg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摩擦力的大小。
|
|
|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先后经过O点正下方A、B两点,此过程中,从O运动到B所用时间t1=3s,从A到B所用时间t2=1s,g=10m/s2,求:
(1)物体到A点时的速度。 (2)A、B间的距离。
|
|
|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A)。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细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实验中,若把细绳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其中正确的是 ___ 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有且仅有一个答案是对的) (2)图B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分别得到的两幅图,其中F是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幅图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填“甲”或“乙”)
|
|
|
图示是使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出s1=1.20cm,s2=2.40cm,s3=3.60cm, s4=4.80cm,则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VB= m/s,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m/s2。(注: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
|
|
质量为m的物体在合力F的作用下获得大小为a的加速度。现在要使物体获得大小为3a的加速度:若保持它的质量不变,则应使合力变为_______F;若保持合力不变,则应使它的质量变为_______m。
|
|
|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20N的拉力时,其长为25cm,对其施40N压力时,其长为10cm,则该弹簧自然长度为 ___cm,其劲度系数为___ N/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