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分)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的的大小始终为5m/s2,求 (1)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 (2)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
|
|
|
学校实验小组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1)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为了减小实验时的系统误差,使分析数据时可以认为砂桶的重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为某小组在做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打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m/s,小车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即可 C、将弹簧秤拉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些
|
|
|
某同学做“测定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 (1)在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B.要舍去纸带上的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 Hz,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01 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2)该同学根据打出的纸带认为不用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有两个,请帮他选出( ) A、时间间隔 B、平均速度 C、加速度 D、位移
|
|
|
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A. C.
|
|
|
如图,弹簧秤上端固定,一轻质滑轮挂在弹簧秤下.质量分别为m1=0.5kg和m2=0.1kg的两重物分别拴在跨过滑轮的轻质细绳两端,并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加速运动,不计摩擦,取g=10m/s2.则重物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秤的读数
A.小于6N B.大于6N C.等于6N D.无法确定
|
|
|
某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保持其中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使另一个大小为F的力的方向转过900,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大的力( ) A.
|
|
|
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被看成质点 B. 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点 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 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
|
|
|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如图所示,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图象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移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C.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D.在10~2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
|
|
一滑块以某一速度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时,其速度恰好减为零.若设斜面全长L,滑块通过最初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