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题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01 m、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为f=50×1014 Hz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BC传播,在玻璃球表面的C点经折射进入小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COD=120°,玻璃球对该激光束的折射率为。求:

1此激光束在真空中的波长。

2此激光束穿越玻璃球的时间。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它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为C、     、A.

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中手轮上的

示数               mm.

3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λ=            ,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              nm.

 

两位同学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做“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

1甲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ˊ法线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OOˊ的线段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所示。测量有关线段长度,可得玻璃的折射率n=         用图中线段表示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b和cd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下界面与实际相同,如图所示。若操作无误,则他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沙尘暴是由于土地的沙化引起的一种恶劣的气象现象,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天气变黄发暗,这是由于这种情况下(     

A.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B.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C.只有频率较大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D.只有频率较小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B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C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在光带的a、b两侧,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侧是红色光,b侧是紫色光

B.在真空中a侧光的波长小于b侧光的波长

C.三棱镜对a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侧光的折射率

D.在三棱镜中a侧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侧光的传播速率

 

如图所示,两束不同的单色光P和Q,以适当的角度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其出射光线都是从圆心O点沿OF方向射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P光束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大

B.Q光束的频率比P光束的频率大

C.P光束穿出玻璃砖后频率变大

D.Q光束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长

 

某种液体的折射率为,距液面下深h处有一个点光源,从液面上看液面被光源照亮的圆形区域的直径为  

A.2h          B.2h           Ch        D.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不存在偏振光,自然光只有通过偏振片才能获得偏振光

B.只要声源在运动,观察者总是感到声音的频率变高

C.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高相干性

D.将两个固有频率相同的音叉稍稍间隔一点距离并列放置,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后用手将它按住,让它停止振动,却能听到未被敲击的音叉发出声音,这是声波的干涉现象

 

用a、b、c、d表示四种单色光,若①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②用b、c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条纹间距最大③用b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d的现象明显.则可推断a、b、c、d可能分别是( 

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

B.蓝光、紫光、红光、橙光

C.紫光、蓝光、橙光、红光

D.紫光、橙光、红光、蓝光

 

共610608条记录 当前(33020/61061) 首页 上一页 33015 33016 33017 33018 33019 33020 33021 33022 33023 33024 3302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