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题

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c的运动轨迹,其中b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B. bc的飞行时间相同

C. a的水平初速度比b的大

D. b的水平初速度比c的小

 

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用长为L的细绳将物块连接在转轴上,细线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角,此时绳中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则()

A. 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2μmgLsinθ

B. 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μmgLsinθ

C. 至转台对物块支持力为零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

D. 设法使物体的角速度为 时,物块与转台间无相互作用力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假设地球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如图若在地球内挖一球形内切空腔。有一小球自切点A自由释放,则小球在球形空腔内将做 (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加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加速度越来越小的直线运动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小球ab,正碰前后两小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小球ab的质量之比为(  )

A. 2∶7

B. 1∶4

C. 3∶8

D. 4∶1

 

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着地,这样做是为了(  )

A. 减小冲量

B. 减小动量的变化量

C. 增大与地面的冲击时间,从而减小冲力

D. 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

 

已知地球半径为R,静置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地球同步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为,引力常量为G,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地球质量

B. 地球质量

C. 向心加速度之比

D. 向心加速度之比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下列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道Pa做离心运动

B. 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C. 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D. 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c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天上物理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假想成圆轨道,另外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以下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

A. 牛顿第二定律

B. 牛顿第三定律

C. 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D.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

 

如图所示,粗糙弧形轨道和两个光滑半圆轨道组成翘尾巴的S形轨道.光滑半圆轨道半径为R,两个光滑半圆轨道连接处CD之间留有很小空隙,刚好能够使小球通过,CD之间距离可忽略.粗糙弧形轨道最高点A与水平面上B点之间的高度为h.从A点静止释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沿翘尾巴的S形轨道运动后从E点水平飞出,落到水平地面上,落点到与E点在同一竖直线上B点的距离为s.已知小球质量m,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从E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半圆轨道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球沿翘尾巴S形轨道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如图所示,传送带始终保持v=3 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一个质量为m=1.0 kg,初速度为零的小物体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传送带左右两端距离为x=4.5 m(g=10 m/s2).

(1)求物体从左端到右端的时间;

(2)求物体从左端到右端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3)设带轮由电动机带动,求为了使物体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而多消耗的电能.

 

共610608条记录 当前(28014/61061) 首页 上一页 28009 28010 28011 28012 28013 28014 28015 28016 28017 28018 2801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