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 电源:E1(电动势3 V,内阻不计);E2(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____________.
|
|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 s,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 由图中所标数据计算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vD=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 铀235的半衰期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C. 在 D.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
|
|
有一堆砂子在水平面上堆成圆锥形,稳定时底角为α,如图所示。如果视每粒砂子完全相同,砂子与砂子之间,砂子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砂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近似认为与滑动摩擦力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砂堆稳定时,砂堆底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B. 砂堆稳定时,只有形成严格规则的圆锥,底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才为零 C. 砂堆稳定时形成的圆锥的底角最大值满足tan αmax= μ D. 砂堆稳定时形成的圆锥的底角最大值满足cos αmax= μ
|
|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 B. 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 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
|
|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让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个过程,某同学用以下4个式子来表达拉力F的大小,下述表达式一定正确的是( ) A. Ma B. μmg+Ma C. (M+m)a D. μmg+ma
|
|
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该质点在前4 s 内向东运动,则该质点( ) A. 在8~10 s内始终向东运动 B. 在前8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 C. 在前8 s内的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 D. 在4~12 s内的位移大小为24 m
|
|
卡车以v0=10 m/s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立即刹车,使卡车匀减速直线前进直至停止。停止等待6 s时,交通灯变为绿灯,司机立即使卡车做匀加速运动。已知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来的速度所用时间t=12 s,匀减速的加速度是匀加速的2倍,反应时间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卡车匀减速所用时间t1=2s B. 匀加速的加速度为 C. 卡车刹车过程通过的位移是10m D. 从卡车开始刹车到刚恢复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0m
|
|
跳伞运动员以5 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 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g取10 m/s2)( ) A. 2 s B.
|
|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S=4+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8 m/s,24 m/s B. 24 m/s,8 m/s C. 24m/s,10 m/s D. 24 m/s,12 m/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