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
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下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____________
该弹簧的劲度k=________________
|
|
|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其部分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源是____(填“交流电”或“直流电”),电源电压是________V。 (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 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3)计算出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B. 物体从A 运动到E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C. 物体从A点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
|
|
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上,F随时间均匀减小到某值,此过程物体始终静止。设物体与墙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墙对物体的弹力随时间均匀减小 B. 物体与墙的最大静摩擦力随时间均匀减小 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时间均匀减小 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始终等于μG
|
|
|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B时,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对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B. A对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2 C. B对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F D. 地对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
|
|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a、b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两弹簧串接在一起,a上端固定,b下端栓接一小球,稳定后a的伸长量为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b的伸长量为L B. b的伸长量k1L/K2 C. 小球质量为k1L/g D. 小球质量为k2L/g
|
|
|
如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 A. 若是 B. 若是 C. 若是 D. 若是
|
|
|
以v0=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s内的位移是12m B. 3s内的位移是9m C. 1s末速度的大小是9m/s D. 3s末速度的大小是6m/s
|
|
|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0.25m/s向右 B. 0.25m/s向左 C. 1m/s向右 D. 1m/s向左
|
|
|
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经时间t,速度减为零,通过位移为x,则:( ) A. 经t/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位移为x/2 B. 经t/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位移为3x/4 C. 经t/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位移为5x/8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