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光滑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地拉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小球从图示位置开始到离开斜面前,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以及绳对小球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
A.N保持不变,T不断减小 B.N不断减小,T不断增大 C.N保持不变,T先减小后增大 D. N不断减小,T先减小后增大
|
|
|
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传送带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传送带转动后( )
A. M将减速下滑 B. M仍匀速下滑 C. M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D. M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
|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有一个斜面,从斜面顶端向右平抛一只小球,当初速度为v0时,小球恰好落到斜面底端,平抛的飞行时间为t0.现用不同的初速度v从该斜面顶端向右平抛这只小球,以下哪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平抛的飞行时间t随v变化的函数关系
|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A与斜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sin37°=0.6,cos37°=0.8)则 (1)求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素 (2)求物体B质量的范围.
|
|
|
请看下图,粗糙的斜面体M上放置有一物体m,现在用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20N的力推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仍静止. (其中m=1 kg ,M=4 kg ,θ=37°, sin37°=0.6 , cos37°=0.8, 取g=10 m/s2) 求:
(1)斜面M对物体m的滑动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块M的静摩擦力. (3)地面对斜面体M的支持力.
|
|
|
如图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端5m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滑到由小圆弧与斜面连接的水平面上,若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斜面倾角为37°(g取10 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在斜面上以及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 (2)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 (3)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的距离.
|
|
|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所挂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所挂钩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测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__的图象. (3)如图乙,该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图象没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 (4)如图乙,该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图象变弯曲的原因_________. (5)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取下来再去平衡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保持水平 C.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
|
|
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系住重力为G、半径为R的球,其与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劈接触,处于静止状态,球与斜面的接触面非常小,细线悬点O固定不动,在斜面劈从图示位置缓慢水平向左移动直至绳子与斜面平行的过程中,下述正确的是
A. 细绳对球的拉力一直减小 B. 细绳对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 细绳对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D. 细绳对球的拉力最小值等于
|
|
|
如图所示,矩形物块A和楔形物块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物块上表面水平。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B物块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的受力个数为4个 B. 物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4个 C. 地面对物块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 D. 地面对物块C的支持力小于A、B、C三者重力之和
|
|
|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B.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C.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维持物体的运动 D.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0条件下的特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