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附近P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c为ab的中点,d为P和金属杆连线的中点.达到静电平衡后( )
A. a端的电势比b端的高 B. a端的电势比b端的低 C. 点电荷在杆内c的场强为零 D. b端的电势比d点的电势低
|
|
|
如图所示,金属球壳A带有正电,其上方有一小孔a,静电计B的金属球b用导线与金属小球c相连,以下操作所发生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将c移近A,但不与A接触,B会张开一定角度 B. 将c与A外表面接触后移开A,B不会张开一定角度 C. 将c与A内表面接触时,B不会张开角度 D. 将c从导线上解下,然后用绝缘细绳吊着从A中小孔置入A内, 并与其内壁接触,再提出空腔,与b接触,B会张开一定角度
|
|
|
如图所示,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均为正方形的导体,R1边长为2L,R2边长为L,若R1的阻值为8Ω,则R2的阻值为( )
A. 4Ω B. 8Ω C. 16Ω D. 64Ω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E= B. 根据E=k C.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可知,合电场的场强一定大于分电场的场强 D. 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
|
|
夏季某日午后,某地区距地面约1km的空中有两块乌云,相距3km,它们因与空气摩擦带电,致使两块乌云之间的电势差能保持约为3×109V不变。已知空气的电场击穿场强为3×106V/m。请对以下问题进行估算。 (1)当两块乌云相距多少米时会发生电闪雷鸣? (2)当电闪雷鸣时,若两块乌云之间通过的电量为500C,可释放多少能量? (3)这次放电现象历时约0.01s,则其平均电流约为多大?
|
|
|
如图所示,一个挂在丝线下端的带正电的小球B,静止在图示位置;若固定的带正电的小球A电荷量为Q,B球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q,θ=30°,A和B在同一水平线上,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求A、B两球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
|
|
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5cm,bc=12cm,其中b沿电场线方向,bc和电场线方向成60°角,一电荷量为q=4×10-8C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静电力做功为W1=1.2×10-7J,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E; (2)电荷从b移到e,静电力做功W2; (3)a、c两点间的电势差Uac。
|
|
|
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L、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E、滑动变阻器R、电键S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0开始变化;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接法(填“分压”或“限流”). (2)某同学已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极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两个不当之处,并说明如何改正.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现要测定一个额定电压约4 V,额定电流约为0.5 A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压表应该选择________,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电路连接时应采用________(选填“电流表内接法”或“电流表外接法”). A.V1量程4.5 V,内阻约4×103 Ω B.V2量程10 V,内阻约8×103 Ω C.A1量程3 A,内阻约0.4 Ω D.A2量程0.6 A,内阻约2 Ω
|
|
|
对电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是为电路提供自由电荷的装置 B. 电源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两端有持续的电势差 C. 电源的作用是使绝缘材料体变成导体 D. 电源使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