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上用两个量程为20N、完全相同的弹簧秤甲和乙系住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当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10N,当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甲的示数变为8N.这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 )
A. 2 m/s2 B. 8 m/s2 C. 6 m/s2 D. 4 m/s2
|
|
|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力F拉住。现拉动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F不变,FN减小 B. F不变,FN增大 C. F减小,FN不变 D. F增大,FN减小
|
|
|
如图(a)所示,两段等长轻质细线将质量分别为m、2m的小球A、B(均可视为质点)悬挂在O点,小球A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1的作用,小球B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力F2的作用,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的状态,小球B刚好位于O点正下方。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1=4F2 B. F1=3F2 C. 2F1=3F2 D. 2F1=5F2
|
|
|
如图所示,一只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的蚂蚁只有在离桌面高度大于或等于
A.
|
|
|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 伽利略 B. 爱因斯坦 C. 牛顿 D. 亚里士多德
|
|
|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m/s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 (2)物体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传送带足够长); (3)物体第一次通过传送带返回A点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
|
|
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合适的的实验器材。 (1)甲同学按电路图a进行测量实验,其中R2为保护电阻,则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b)中完成电路的连接___________ ; ②由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画出U-I图线如图c所示,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2)乙同学误将测量电路连接成如图d所示,其他操作正确,由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画出U-I图线如图e所示,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
|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砂和砂桶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计算出。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传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改变砂桶中砂子的多少,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 A. B. C. D. (3)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
|
|
如图所示,一直角三角形处于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中,∠A=90°,∠B=30°,AC长为L,已知A点的电势为
A.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B指向C B.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C. 若粒子能击中图中的A点,则该粒子的比荷为 D. 只要粒子的速度大小合适,就可能击中图中的B点
|
|
|
如图(1)所示,在两平行的金属板间加上如图(2)所示的电压。在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 C. 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 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大小为5m/s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