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AC和BC两轻绳共同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若保持AC绳的方向不变,AC与竖直向上方向的夹角为60°,改变BC绳的方向,θ为BC与竖直向上方向的夹角,试求:
(1)物体能达到平衡时,θ角的取值范围. (2)θ在0~90°的范围内,BC绳上拉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
|
在平直的测试汽车加速性能的场地上,每隔100 m有一个醒目的标志杆.两名测试员驾车由某个标志杆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汽车经过第2个标志杆开始计时,t1=10 s时,恰好经过第5个标志杆,t2=20 s时,恰好经过第10个标志杆,之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汽车30 s内最远经过第几个标志杆?
|
|
|
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质量为60 kg,吊椅的质量为10 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以a=1 m/s2的加速度上升时,求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的大小.
|
|
|
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在家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如图甲,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________时电子秤的示数F. (2)如图乙,将三细线L1、L2、L3的一端打结,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墙钉A和水壶杯带上.水平拉开细线L1,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__________和电子秤的示数F1. (3)如图丙,将另一颗墙钉B钉在与O同一水平位置上,并将L1拴在其上.手握电子秤沿着(2)中L2的方向拉开细线L2,使____和______与(2)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 (4)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F、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若__________________,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
|
|
|
一个同学在研究小球自由落体运动时,用频闪照相机连续记录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闪光周期为
|
|
|
伽利略被誉为“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成功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如图所示,让小球沿斜面AB由静止滚下,沿水平面BC向前运动,直到滚到另一个斜面CD.如果无摩擦力,无论BC多长、斜面AB比斜面CD陡些还是缓些,小球总会在斜面CD上的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相同.设起点为p,终点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小球在A、B斜面上运动距离之比等于斜面倾角正弦值的正比 D. 小球在A、B斜面上运动时间之比等于斜面倾角正弦值的反比
|
|
|
如图所示,木板P下端通过光滑铰链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的O点,物体A、B叠放在木板上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现使木板P绕O点缓慢旋转到虚线所示位置,物体A、B仍保持静止,与原位置的情况相比( )
A. A对B的作用力减小 B. B对A的支持力增大 C. 木板对B的支持力增大 D. 木板对B的摩擦力增大
|
|
|
一个大人拉着载有两个小孩的小车(其拉杆可自由转动)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则对小孩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 B.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C.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为零
|
|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为颈椎病人设计的一个牵引装置的示意图,一根绳绕过两个定滑轮后两端各挂着一个相同质量的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颈椎(图中用手指代替颈椎做实验),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如果要增大颈椎所受的拉力,可采取的办法是( )
A. 只增加绳的长度 B. 只增大重物的重量 C. 只将动滑轮向上移动 D. 只将两个定滑轮的悬点相互靠近
|
|
|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 m,|BC|=3 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