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AB = 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 B. 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 C. 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 D. 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
|
|
|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在0~4s内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s内的平均速度 B. 前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s末的瞬时速度 C. 前3s内的位移和前4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 D. 前3s内的加速度和第4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
|
|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必有摩擦力 B. 物体间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可能增大 C.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D. 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
|
|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其加速度可能减小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其速度也一定不变 C. 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其速度一定改变
|
|
|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2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8m/s.在这2s内该物体的( )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8m/s B. 速度变化的大小一定为4m/s C. 加速度的大小不可能大于4m/s2 D. 加速度的大小一定为2m/s2
|
|
|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好等于它最后1s内位移的 A. 5m B. 11.25m C. 20m D. 31.25m
|
|
|
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移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v1=v2<v3 B. v1<v2=v3 C. v1>v2>v3 D. v1>v2=v3
|
|
|
图甲是演示桌面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装置;图乙是演示玻璃瓶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装置。这两个实验共同体现了( )
A. 控制变量的办法 B. 放大的思想 C. 比较的方法 D. 等效的方法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发现旁边有一只“昆虫”在他身旁自由落下,他顺手抓来一看,竟是一颗子弹。他能顺手抓来子弹是因为这时( ) A.子弹的水平速度刚好为零 B.子弹的水平速度刚好与飞机的速度相同 C.子弹的水平速度刚好与飞机的速度方向相反 D.子弹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
|
|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 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C. 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 D. 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有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