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版海事卫星的“天通一号01星”,在2016年8月6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顺利升空并进入距离地球约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仅隔10天,我国首颗,也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在酒泉成功发射至高度为500km的预定圆形轨道 (已知地球半径约6400k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发射加速升空时,卫星对火箭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 B. “墨子”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天通一号01星”的向心加速度的37.8倍 C. 在相等时间内,“墨子”号卫星通过的弧长约为“天通一号01星”通过弧长的8.5倍 D. “天通一号0l星”。的运行周期大于“墨子”号卫星的运行周期
|
|
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直面的匀强磁场,三个比荷相同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率对准圆心O沿着AO方向射入磁场,a、b、c是三个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若带电粒子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a处射出的粒子动能可能最大 B. 从c处射出粒子角速度最小 C. 从c处射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 D.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a<Tb<Tc
|
|
如图所示,“旋转秋千”中座椅(可视为质点)通过轻质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当旋转圆盘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不计空气阻力,缆绳延长线与竖直中心轴相交于O点,夹角为θ,O点到座椅的竖直高度为h,则当ω增大时 A. h不变 B. θ减小 C. ω2h不变 D. ω2h增大
|
|
A、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各自的外力作用下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在0 ~ t0这段时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相同 B. A、B两个物体的合外力所做的功相同 C. A、B两个物体的合外力的冲量大小相等 D. A、B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
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核外电子 A. 能自发的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B. 激发态的能量满足En = n2 E1(n = 2,3,…) C. 从基态电离所需的能量一定恰好等于基态的能量 D. 从第4能级向第1能级跃迁时发出光的频率一定比向第2能级跃迁时发出光的频率高
|
|
光滑斜面AB的倾角θ=30°,BC为粗糙水平面,物体与水平面BC间动摩擦因数μ=0.20,轨道在B点光滑连接,AB的长度LAB=1.6m,BC的长度LBC=1m,一个质量m=2.0kg的物体,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g=10m/s2,求: (1)物体运动到B点时速度大小vc; (2)物体滑到C点的动能Ekc.
|
|
质量为2g 的子弹,以300m/s 的速度射入厚度是 5cm的固定木板,如图所示.射穿后子弹的速度为 100m/s.假定木板对子弹的阻力是恒定的,那么阻力是多大?g=10m/s2,请用两种规律方法解决此问题:(1)牛顿运动定律;(2)动能定理
|
|
一台起重机匀加速提升货物,将100千克的货物由地面从静止提升到10米高处,钢索对重物的牵引力是2000牛.g=10m/s2, (1)该过程中牵引力对重物做了多少功? (2)该过程中重力势能改变了多少? (3)该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吗?为什么? (4)该过程中重物的动能改变了多少?
|
|
如图所示,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装置.在正确操作下得到的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设重物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 (1)为了验证重物从O点到打B点过程中的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重物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实验结果显示,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 A.重物的密度过大 B.电源的电压偏低 C.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D.存在空气阻力和纸带与限位孔之间摩擦阻力.
|
|
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所具有的动能_____,机械能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