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匀强磁场中,阻值为 A. 线框转动的角速度 B. 电热丝两端的电压为 C. D.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流的方向每秒改变100次
|
|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后,与已经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组合体完成点火程序,轨道高度降低。组合体在高、低轨道上运行时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低轨道上运行时组合体的加速度较小 B. 在低轨道上运行时组合体的周期较小 C. 点火过程组合体的机械能守恒 D. 点火使组合体速率变大,从而降低了轨道高度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的 B. 钍的半衰期为24天,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0.2g钍 C.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会辐射光子 D. 用能量等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
|
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该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2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1)如图甲所示,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下滑了位移x=1 m后到达P点,求滑块此时的速率。 (2)如果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与另一个质量为M=2.7 kg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M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绳恰好水平,其长度L=
|
|
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AC=7R,A、B、C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
|
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过3.0 s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1)A点与O点的距离L;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3)经过多长时间运动员距斜坡的距离最远。
|
|
某河水流速恒为3m/s,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是5m/s,已知河宽为100 m,试分析计算: (1)欲使小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应沿什么方向?最短时间是多少?以这种方式渡河此船到达正对岸下游多少米处? (2)欲使小船渡河位移最短,船头与上游河岸夹角的余弦是多少?到达对岸用时多少?
|
|
利用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装配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钢球.从斜槽上 滚下,经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每次都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 下,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连起来就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l)实验过程中,要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在图乙中,建系坐标原点选择正确的是(_____) (2)某同学以(1)题中A图建立坐标系,在描出的平抛运动轨迹图上任取一点(x,y),求小球的初速度 (3)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上的三个点,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 cm.如果取g=10 m/s2,那么,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 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
|
|
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刻度尺 B、秒表 C、4~6 V的交流电源 D、220V的交流电源 (2)本实验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 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通过测量纸带上所对应的两点间距得到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通过测量纸带上所对应的两点间距得到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 D、通过测量纸带上所对应的两点间距得到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
|
在真空环境内探测微粒在重力场中能量的简化装置如图所示,P是一个微粒源,能持续水平向右发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的微粒.高度为h=2.5m的探测屏AB竖直放置,离P点的水平距离为L=1m,上端A与P点的高度差也为h,g取10m/s2,则能被屏探测到的微粒的初速度可能是( ) A. 1m/s B. 1.2m/s C. 1.5m/s D. 2m/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