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脱氧核苷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现红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
|
下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和数量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2)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化?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 (3)分析图C可知甲、乙、丙3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是 。(用箭头表示) (4)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轮虫的能量为 kJ。
|
|
(Ⅰ)大量研究证实,干旱会影响植物激素代谢和生长发育。N0是一种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分子,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均有诱导作用。某研究小组以玉米幼苗根系为实验材料,研究干旱对玉米幼苗根系N0的释放及对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甲、乙、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说明干旱对玉米幼苗根系释放NO有 (“促进”或“抑制”) 作用。 NO释放增加对玉米幼苗根系的生长有 (“促进”或“抑制”)作用。 (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植物在适度干旱环境和正常环境下生长相比,其根系的分布特点以及吸收水分能力的变化是 。 (3)植物激素对根系生长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丁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 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所起的作用关系;丁图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有哪些? 。 (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据图1可知,生长素可作为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 浓度下。 (3)在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名技术人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图2为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的情况。请结合图1判断,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 。 A.3mg·mL-1 B.6mg·mL-1 C.9mg·mL-1 D.4.5mg·mL-1 (4)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5)实验发现,生长素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的过程中,细胞壁将发生一定变化,其原因是由于 (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
|
右图表示同一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1)a曲线为“ ”型曲线,表示该种群是在 和 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曲线。 (2)b曲线为“ ”型曲线,表示该种群是在一个有限的境中种群增长的曲线,影响该种群个体生存的生物因素包括 和 。 (3)物种入侵已成为破坏我国原有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因素。如水花生(空心莲子草)本是我国从国外引进作为饲养动物的青饲料,现在却成为危害极大的杂草,水化生进入我国后短时间内的种群增长曲线大致符合图中的 曲线,若第一年引入的水花生种群数量为N0,每年产长率保持不变,且λ=1.5,第三年水花生种群数量为 。
|
|
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下图是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结合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分析①和④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 (3)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植物通过 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 物通过 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化石 燃料的燃烧,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造成 。 (4)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储存在1800kg葡萄糖中,则图中最高营养级释放CO2的最大量 为 kg(假设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全部用于自身消耗)。 (5)松土是许多地方栽培植物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措施。但是现在有些专家认为松土会加剧全球变暖,结合示意图分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
|
|
图甲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乙是图甲局部结构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甲细胞1产生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是 。 (2)若图甲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促甲状腺激素,能接受 信号结构的化学本质是 。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 ,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递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 (3)若图甲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 ; 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①中物质由突触前膜释放,释放的方式为 。 (4)兴奋通过图乙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 (5)若细胞4能产生抗体,则它可由 分化而来(2分)。
|
|
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玉米农田进行实地调查。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上,对消费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禁捕或适当放养次级消费者,用喷洒农药等方法 来减少初级消费者。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______。 (3)当玉米幼苗长青的时候,“绿色”为蝗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了信息传递在 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 _______。 (4) 若要调查生活在玉米农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 法进行 采集、调查。 (5)假如该农田中存在食物链:A→B→C→D,若消耗生产者2500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 kg。
|
|
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
|
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能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信息的是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比率D.出生率和死亡率
|
|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