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
|
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抗原 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
|
|
图1表示突触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2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A.图1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 B.图1中③内有2个完整的突触 C.图2中CO2浓度最高处在⑦,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 D.图2轴突中的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
图示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叙述正确的是
分泌细胞 分泌物 靶细胞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T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B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使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
|
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
|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
|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有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B.给丙注射胰岛素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C.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肌糖原大量分解成葡萄糖的结果 D.用斐林试剂检测甲、乙、丙空腹时的尿样,可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无色、砖红色、砖红色
|
|
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同时在b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 A.不会发生偏转子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
|
右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
|